女儿的“禁烟令”
(2015-02-25 05:28: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大年初五,按照惯例,姐妹们在我家聚会。除了在外地,或者家里有急事的都来了,她们的全家也来了:姐夫、妹夫、外甥、外甥女,外甥媳妇以及更下一辈的孩子们都来了。二十来口人,聚在书房里,这下可热闹了。孩子哭,大人笑,夹杂着几个男人的烟雾缭绕。正在厨房里帮着妈妈做饭的女儿从书房里走过,闻到书房的烟味儿,不禁拉着脸问:“谁抽烟啦?别在屋里抽了!”话音虽不大,人们却都听清了,一霎时,气氛变得尴尬起来,谁也不说话了。见此情景,我赶紧圆场,以批评的口气说:“抽烟就抽呗,你说不抽就不抽啊?”可能女儿也意识到了自己话的不妥,就说:“我可受不了,得赶紧出去。”就出去了。为了打破这尴尬的气氛,我赶紧提起了另外的话题。
女儿的“禁烟令”有错吗?当然没错。在一个二十来人的场合吸烟,让不吸烟的人们也跟着被动吸烟,损害别人的健康,当然不合适;再说,不让他们吸烟,既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对吸烟者本人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与保护。但是,观点正确,并不代表着你的做法就完全正确,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同样也是一种错误。虽然二十多人的场合人很多,但这毕竟是在家里,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场所;而且,小地方不同于大都市,禁烟的概念远不如大城市那样为人所接受;抽烟的几位,除了是自己的长辈,就是自己的长兄,都是你家的客人,说话应该客气一点;你绷着脸,满脸的严肃,一本正经的禁烟令,谁听了心里会舒服?
这当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当时的话说过也就说过了,尽管可能当时心里会有点不舒服,但谁也不会真的心存芥蒂。不过,这件小事却反映了生活的一种智慧,也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观点正确,但表达方式不对,照样也是一种错误。作为一个年轻人,刚刚走向社会,开始学习与人打交道,这一点是应该注意的。当然不仅仅是“禁烟”这一件事,在其他方面,也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