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口口儿》续篇
(2014-11-27 04:32:11)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散文 |
《剩口口儿》发在博客上之后,一些朋友,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朋友都觉得有一种亲切感。这也很自然,都是从那个特殊年代走过来的人,这种记忆印象是太深刻了。以至于直到今天条件好了,再无必要那样的“会过”,但人的积习难改,依旧会延续着当年的习惯,坐在饭桌前,还是在第一时间争先把上顿剩下的“口口儿”拿在手中。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对此不理解,但女儿读了那篇博文,还是把她妈妈的这种习惯写进她空间的日记里。我想,这对她应该有一些触动吧?
我们小时候对此也是不理解的,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争先把手伸向新做的饭菜,谁也不肯承认桌上的剩口口儿是自己上顿剩下的,以至于为此争吵起来,向大人告状。父亲有时候也会给断一回案,但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这种事当然也就更是一笔糊涂账。法官无法调查取证,被告原告说法各说各的理,有时候一方被冤枉了,还会大泪小泪的哭鼻子。每到这种时候,母亲从不说话,无声的拿起那些不成形状的剩口口儿,一股脑儿都填进自己的嘴里。谁也没注意到,母亲跟我们不同,每次都是把老的少的都伺候完了,等我们都快吃饱了的时候,才会坐到饭桌前。我们的习惯是先吃干粮后喝稀的,母亲恰恰相反,从来都是先喝稀的,等我们几乎都吃饱了,她才把我们剩下的口口儿都拿到自己的面前,不管有多少,不一会就都吃下去了。我很惊异于母亲的饭量之大,仿佛她的肚子永远也填不满一样;其实我哪里知道,老人家是真的从来都是吃我们剩下的,有多吃多,有少吃少。剩的少了,就那么饿着;剩的多了,一直吃到撑得打嗝。我更不懂得,她之所以吃的撑了还要坚持吃完,是因为在她看来,在那个饥饿的年代,糟蹋粮食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哪怕吃的撑了也不能浪费。多年之后,当我再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尤其是母亲吃不下也要塞下去的场面,我的心里都会酸得不行,泪水充满了眼窝。
作为一种时代的记忆,“剩口口儿”的那种场面离我们越来越远,以致到最后会永远消失。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它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它会在这个人情逐渐冷下去的时代,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信心,带给我们力量。人类不就是带着母亲的爱上路,一直坚定地走下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