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态度
(2014-10-15 04:19:0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妻子与我是同等学历:小学五年,初中二年。只是我蹲班复习一年,总共上了八年学。七年也好,八年也好,按照现在的标准,都没有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原先在老家,经人介绍,曾经认识过一个女孩子,并且照了合影。在农村,照了合影就等于是订了婚。那女孩子比我小两岁,小学没上完,认字自然不多。那阵我在县海河指挥部当资料员,正雄心勃勃的做着作家梦,自然不甘心与一个不识字的人过一辈子。经过反复的纠结、挣扎,终于与女孩子提出了分手。后来,本家的一位伯母又给我介绍了一个,就是现在的妻子。那位媒人与妻子是老亲,妻子叫她姨姥姥。媒人知道我前一个对象是因为文化而提出分手的,所以,介绍这一个的时候,就提前声明:这个有文化,也是初中毕业,并特意强调一句:“跟你一样。”
其实,当时县文化馆一位老师已经为我介绍过一位业余作者,写小说的,人很温婉,长相也清秀,我心里已经属意于她。怎奈家里老父亲相中了现在的妻子,觉得人勤奋,干庄稼活是把好手,家里正好缺这么一个人。由于我心有所属,对她自然也不满意,但命运使然,居然鬼使神差的与她见了面,又稀里糊涂的照了订婚相。其间虽然几经动摇,最终还是与她结了婚。
妻子也是初中毕业,但她与我不同。我喜欢文学,毕业之后一直在看书写作,从未间断;她就不同了,一心扑在劳动上,认识本就不多的几个字,随着粘粥也就吞下去了。所以,婚后只要一提与我同等学历,她就赶忙打断。新婚燕尔,我刚好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小说,不无炫耀的拿给她看。她接过去,只是应承了一声:“有空儿我看看”,随手就丢在了一旁。我扫兴的再没说什么,从此,再也没有与她提起过此类的话题。
虽说她与我在这方面与我没什么共同语言,但她对我的生活习惯倒是很尊重的。比如,我书房里的东西,尤其是写着字的纸张,她几乎从来不动;在我看书或写东西的时候,她在我身边过,都是蹑手蹑脚,生怕弄出动静搅扰了我;孩子放学回来,她在门外警告:“你爸爸正写东西,别打搅他。”别看表面上她对我的写作不闻不问,其实心里是在意的,上述的行为就是她的文化态度。我曾经不经意间听见过她对老家来的人介绍我的书,语气中不无透着几分骄傲与自豪。
年轻时,既有忙的原因,也有不屑的因素,我们俩之间除了过日子的话题,几乎没有其他的交流。退休之后,我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两人终日厮守,难免有些寂寞,有时就没话找话的聊几句。我喜欢看央视的书画频道,她在一边也跟着看。我本来想说“你看得懂吗”之类的玩笑话,但又怕伤了她的自尊心,就默不作声。她倒是有时候看着电视里有些风格古朴的书法作品,心里不以为然,就说:“我看还不如写的呢!”我知道她是在讨好我,不忍心扫了她的兴,只是笑笑不做声。可能她觉得我的笑有点诡异,是瞧不起她,就赶紧收敛笑容,顾自看起电视来。她哪里知道,我心里根本不是这样想的。在我看来,我会写点字,做点文章,就像她会干庄稼活一样,谁比谁也高不到哪儿去。我会的她不会,她会的我不会,不过席底下席上头的事,她大可不必自卑。我心里这样想,嘴上却未说出来。说到底,还是虚荣心在作怪,放不下臭酸文人的那点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