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记
(2014-10-12 04:11:39)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把书借出去,自然不是主动的。我历来喜欢读书,也爱书。过去新买了书,是一定要包书皮的;后来书实在是太多了,包不过来,这才算作罢。不过,也许是受家传的影响,平时我读书,虽不像古人那样要焚香沐浴,但手不干净是从不碰书本的。读的时候基本都是捧读,从不折角窝边。几十年下来,读过的书除了自然旧,基本完好如初。因为如此爱惜,就不愿把书借出去。为了封住借书人的口,曾无数次对人讲过三毛的一句话,有三样东西从不外借:牙刷、书与爱人。不过,你说你的,有人就是不理你这一套,该借的时候照借不误。
借书的人也分三六九等。有人借书纯粹是为了读。他喜欢读书,对书懂得珍爱,也有借有还。这种人有诚心在,把书借给他,我是放心的。尤其是喜欢读书而无钱买的人,我更是不吝外借,有时还会主动向其推荐;对另一些人,我就有点不放心了。俗谚云:“借书不还非君子”,说明借书不还的现象,非自今日始。从前我有一位姓金的同事,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有事没事就喜欢到我屋里溜达,看见感兴趣的书就要拿着走。其实,他借了书之后,未必会认真的读,高兴的时候瞅两眼,用不二分钟就睡着了。等他醒来后,那书早不知给丢到哪个角落去了。日后你向他讨还,他早就给忘到脖子后头去了。而且他还不耐烦:“不就是本书吗?值得吗?”通过此事我也学乖了,对这种人不用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就是了。还有一种人,爱看书,但不懂的保护书。多新的一本书,他借去读一遍,还回来的时候,早已是面目全非。折角损边不说,还这儿一块油渍,那儿撕去一块,简直惨不忍睹,叫人心疼;另一种人,倒是懂得爱惜书,可就是不爱还书,尤其是他特别喜欢的书,有借无还,你追问的紧了,他就说丢了,其实是他自己珍藏起来了。我最讨厌的是有一种人,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到了谁家,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顺手就拿,也不管人家舍不舍得。我分析过这种人的心理。他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惯了,自己喜欢,就要得到,从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他甚至觉得要了你的东西,还是给你面子,恨不能叫你三拜九叩首谢主隆恩呢。对这种人,只有一个法子:把他可能认为好的东西提前藏起来。叫他看不见,他自然就不动那个心思了。
话虽这样说,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对书的兴趣是越来越淡了。这对我来说,焉知非福:不用担心有人会来借书,更不用担心借书不还了;我且躲在故纸堆里,自得其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