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索

(2014-10-11 01:22:49)
标签:

文化

分类: 小说

就像他的名字,利索叔利索了一辈子,说话办事,酥香干蹦脆,从不拖泥带水。不像有些人,前脚拉屎,后脚就得有人给他擦屁股。因为办事利索,利索叔在村里威信很高,红白喜事,都请他去主事。被别人弄得瞎头烂蛋的事,他到了以后,三下五除二就给拨拉清了。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也都请他去调解,他处事公正,不管多么不讲理的主儿,在他面前也顺服得像个听话的猫。

利索叔终生未曾婚娶,打了一辈子光棍儿,成了老娘临死也闭不上眼的大心思。其实利索叔长相并不难看,不是歪瓜裂枣的那种;凭着他在村里的威信,为他操心亲事的人并不少。只是利索叔自己不上心,除了这儿不合适,就是那儿不对付。有人不解,事后就问他:“媒人提的那人不赖啊,你怎么就看不上眼呢。”利索叔笑笑:“不是看不上眼。你看谁娶了媳妇不是三天两头的生气?弄得老的不像老的,小的不像小的。干嘛非找那个心不静呢?”原来他是怕娶了媳妇,委屈了老娘。别人虽然觉得不是利索叔这个理儿,但又说不服他,只好任他去。一来二去,就这么耽误下了。老娘死的那年,利索叔都四十多了,还是一人单着。老娘临咽气还在托付别人,给儿子留点心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给撺掇撺掇。

其实,利索叔身边并不缺女人。尤其是老娘死后,他成了光棍一条,无牵无挂的,钱攥到手里也没大用,出手就很大方。这一点是很讨女人欢喜的。不娶媳妇却去姘靠女人,唯独这一点使利索叔颇遭物议。与他相好时间最长的,是一个中年寡妇,并且也愿意再往前走一步。可是利索叔就是不愿意给她这个名分,说两个人真的伙到一起过日子,前窝后继的麻烦就来了。有活儿就帮她做,有钱就给她花,心不顺了跟她说说体己话;俩人偶尔闹个小别扭,几天不见面也就过去了。利索叔觉得这样挺好,那寡妇也就不再提这个话头了。有人就劝他:“不娶她,让她给你生一个也是好的,总别让你家断了根儿啊。”利索叔很坚决的摇摇头:“咱可不留那个拉拉秧。”

利索叔五十九岁那年,查出得了癌症。他并没有惊慌失措,用平淡的口气说:“人的命,天注定。阎王叫你三更死,绝不留你到天明。死就死吧,反正也够本了。”因为乐观,反而又多活了二年。后来病情恶化,临卧床不起之前,他把该还的账都还了,家里的大小物件送人的送人,变卖的变卖,只留下一点生活的必需品。最后,他把自己的住房也卖了,与买主讲明,要等自己死后他才能住进来。他把卖房的钱,给了寡妇一大部分。然后,他为自己买了一口厚皮棺材,亲自上了好几遍大漆,油得锃光瓦亮。他把死后穿的寿衣,以及出殡时用的烧纸、长香、鞭炮,甚至记丧帐的账本、笔墨,亲友戴孝的白布都置办好了;还在寿衣店预定了纸人纸马,联系了外村的吹鼓班与出殡用的“罩”。弥留之际,他让寡妇把村干部叫到床前,把剩下的那一小部分钱交给他,然后就开始“托孤”:他死后由村里主持着出一个什么样的殡,应该通知哪些亲友,坟坑挖多深,向口儿冲着哪儿,收的礼钱如何处置;帮忙人吃什么样的菜,喝什么牌子的酒,都交代的一清二楚。村干部听了,带着泪笑出声来,频频点头答应着。最后,利索叔又提了三点:一,自己后继无人,没人打幡,就由自己的棺材驮出去;二给民政局送点礼,尽量别火化;三,出殡以前,要让吹鼓班的在灵前唱一段评剧《小女婿》,他最爱听的那段《鸟入林》。吹鼓班里有个女演员,县评剧团出身,最好由她来唱。

那寡妇在一边听得心酸,流着眼泪说:“这人,利索了一辈子,临死也得交代得明明白白的。”村干部也哭了,一一的答应着:“利索叔,你就放心吧。别说了,你闭上眼歇一会儿。”利索叔正好也交待完了,叹了一口气,疲惫的闭上眼。从此,就再也没醒过来。

                                                   2014-10-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双十”怆怀
后一篇:借书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