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使它毁灭

(2014-09-19 06:52:33)
标签:

历史

分类: 杂谈

1930年,德国伟大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赫尔曼·黑塞愤怒的退出了普鲁士艺术家协会,并且在一年之后,坚决的拒绝了挚友托马斯·曼诚恳的邀请,不肯再重新加入那个协会。在给托马斯·曼的回信中,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他的祖国,因为那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民”都支持政府的屠杀行为,拒绝反省“祖国”犯下的战争罪行。他的祖国“法律不公、官员冷漠,人民极为幼稚”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团结和非常愚蠢的忠诚。他不愿意与他的祖国保持任何的情感与业务上的往来。两年之后,黑塞的预见得到了证实:“极为幼稚”的人民选出了他们真心爱戴的元首希特勒,也使他的祖国变成了对全世界的威胁;而曾经劝解过黑塞的托马斯·曼也不得不狼狈的逃离了他的与全世界为敌的祖国。也许此时他的心里在暗暗地感叹黑塞的“先见之明”。

黑塞历来把自己当做世界公民,整个人类都应该相互友爱,而不能以狭隘的地域观念来界定爱与不爱的标准。这种“爱”只能激起人类之间更大的仇恨与屠杀。他从小就对所谓的“爱国主义”充满了反感与蔑视,并在与友人的通信中多次流露出这种敌对的情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声讨“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檄文,也引起了他的祖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使得黑塞再也无法忍受他的祖国,从哪里逃离出来。

事实也证明,正是他的祖国人民的幼稚的爱国热情,将他们所爱的祖国拖入了毁灭的深渊;同时也证明了一个悖论:爱它,就使他毁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念之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