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边鼓(43)
我一方面希望女性自立,一方面却希望女性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女强人。
我不知道“女强人”的概念起源于何时,但据我的理解,“女强人”无非指的是那种自强不息且事业有成的女性。一般来说,做父母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事业有成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中国父母的千古期盼。然而我在期望自己的儿女成功的同时,却不免有一丝的担忧,总认为一味的要求儿女,尤其是女儿成功是有问题的。
首先,中国历来是个男尊女卑的国度,大男人主义的影响迄今犹在,社会上男女不平等的性别歧视现象也比比皆是。因此,女性成功往往要付出比男性多得多的努力与艰辛。历史上虽有花木兰代父从军受到世人吹捧的例子,但须知花木兰从军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女扮男装。即以当今的目光来看,倘若花木兰以女儿的本色独自在一个男人世界里长期征战,也是一件不可以想象的事情。
其次,中国有不少诸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类的说法。在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背景下,就连男人的成功都会引起社会上的大量非议,更何况作为相对弱势的女性呢?这种非议,固然是出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红眼病”与“仇富心理”,但其杀伤力却是巨大的,有时候竟强大到让人活不下去的程度:可以给你的事业制造直接的障碍,可以给你的生活制造间接的麻烦;造谣生事、诽谤中伤、暗设机关、明铺路障,唯恐天下不乱,必欲置你死地。在这种情况下,男人可以故作厚颜无耻状的捱下去,但把脸面看的比性命还重要的女人还能撑得住吗?
其三,对事业的过度关注,必然导致对家庭生活的某种缺失。家庭的幸福,来源于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温馨氛围的营造,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如果只期望享受这份温馨却无所贡献,都会造成对这种氛围的破坏。试想,当一家正在兴高采烈的围炉趣话的时候,突然走进一位脸色铁青的女强人,坐在那儿一言不发,别的人还能高兴得起来吗?儿女盼望慈祥与亲切,男人期冀温柔而浪漫,父母渴求快乐与祥和,唯独讨厌的,恐怕就是女强人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了。
当在外面屡受创伤,回到家却享受不到家人关爱的时候,女强人的生活乐趣又在哪儿呢?
女强人最大的悲剧,就在于对事业的过度关注所造成的感情粗糙。父母会漠如路人,儿女会敬而远之,男人更是会吓得落荒而逃。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事业的成功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女人,不要渴望生活的大富大贵、生命的大起大落、事业的大捭大阖,过一种从容而淡定的平静生活,不是更好吗?更何况,成功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要活得快乐,就是最大的成功。你认为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