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立是女人的立身之本

(2014-03-30 07:05:01)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人生边鼓
                                    ——人生边鼓(42)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影星刘晓庆曾经发出过一番“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尤其难”的著名的感慨,可见,在中国,做女人是比作男人要更多一番辛苦的。这是因为中国几千年来基本上是个男权社会,儒家文化中的“男尊女卑”理论占据着中国社会意识的主流。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在民间,也有“女人就是男人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的说法,可见女性在中国旧社会地位之凄惨。造成了妇女地位低下的原因,除了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原因,经济地位的不独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经济上,女人与男人只是一种依附关系,“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决定了男人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同时也就决定了他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经济的不独立,也决定了女人在家庭中只是个女佣角色,或接种传代的工具而已。

     封建制度被推翻以后,夫权统治地位曾受到来自西方思想的极大挑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宪法规定了“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使妇女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影响,至今在不少人的意识里仍有严重的“男尊女卑”意识的残余,因此,妇女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不但社会上各种歧视妇女的现象比比皆是,就是在普通家庭中这种现象也十分严重。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甚至在一些八零后、九零后的女孩子心目中不是也有嫁个好老公,过一种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吗?“男人的胸膛就是我的城墙”、“男人的胳膊是我休憩的港湾”,这些诗句,虽然不乏浪漫而温馨的情调,但透过诗句,我们看到的,不仍是女性依附于男人的弱者地位吗?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将日益得到提高,这是毫无疑义的;但这种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我希望我的女儿既不是传统女性地位的传承者,也不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在你感到快乐的同时,不妨搞一下中庸:如果能找到一个可以当城墙和港湾的老公(这个“城墙”与“港湾”是以尊重女性为前提的),当然更好;如果一时找不到,也不妨在平静的心态中等待他的出现。但是,这个等待的过程,必须是以自立为支撑的过程。一个在社会上不能自立的人,永远是一个弱者,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即便真的找到了你所等待的那个男人,女性的自立也会是巩固二人之间关系的胶合剂。因为不依附任何人的女人,才会得到男性的欣赏和尊重,一个平等的男女关系,才有可能经得起任何的风吹浪打。对于男人来说,如果女性只是件衣服,高兴就穿,不高兴就脱掉扔了,再重新换件新的,那么,他就不会有任何的在意与珍惜;相反,如果女人是他心目中欣赏的风筝,稍微的把持不牢,她就会脱线而去,那么,他反而会更加着意地去关爱、去把握、去珍惜。当然,这个能做男人心仪的风筝的,只能是不论精神和人格,还是经济方面都能自立的女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自立,确是女人的立身之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承受苦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