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们一起过父亲节,是应儿女的要求,此次进京的目的之一。
对这些洋节,上了几岁年纪的人都不会太在意;倒是年轻人看得很重,老早的就准备礼物,正式到来的那天还要郑重其事的祝贺。其实,想想也有几分道理。对一个孩子来说,父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记住父母的恩典,是人类最起码的伦理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父亲节、母亲节要比那些充满了政治色彩的狗屁节日有用得多。唯一使我心底不安的,是自己这个父亲当得有点不太称职。都说父爱如山,意思是说对一个孩子来说,父亲就像一座坚强、伟岸的大山可以依靠,像一位伟大的守护神,护佑着子女们的成长。但认真说来,真正能够跟保护孩子的父亲,又有几人?谁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不喝毒牛奶?谁能保护着孩子在学校里不受到生命的威胁?谁能让孩子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里健康成长?谁又能让孩子们的合法权益不随意受到侵犯?······这些,反正我做不到。让孩子们生长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里,还有什么脸去说“父爱如山”?还有什么资格心安理得的接受子女的感恩?
除了极特别的情况,每个男人都是父亲或未来的父亲。怎样做一个称职的父亲,我找不到答案。写到这里,我立即想起自己的父亲来,眼前就立即呈现出两个场景:一个是我当年因为没有后门未能升入高中,父亲带着一种愧疚与无助的心情,到处投门子扒窗户,企图为让我继续上学而四处奔波。见人就说好话,有点来头的就请人家喝酒,结果最后还是以绝望告终;另一个场景是,当我参加工作后回到老家,帮着父亲为牲口铡草。草铡完后,父亲扛着一米多高的草料筐,去到村前的坑塘里淘洗。父亲瘦小的身躯与那只硕大的草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与别的庄稼人不同,父亲的皮肤很白,终年的劳作也没能使皮肤变黑。只是被毒日头一晒,红红的,上面的草屑顺着泥水往下流。这使我心里一阵阵发酸。这两个场景,使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父爱;使我懂得了怎样去做一个父亲。父亲可能无法为你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但是,他能为你去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屈辱与痛苦。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可以自己并不坚强的肩膀,奋力抗住黑暗的闸门,放孩子到光明的地方去。也许他做不到父爱如山,但可以争取做到父爱如大地,能够为你忍辱负重,用自己弯曲的脊背背负起你生活的希望。就凭这一点,我觉得在父亲节到来的时候,接受子女们的祝贺,应该是名至实归,心安理得;并且有资格要求孩子们,请让我为你们自豪!
2013-6-16,父亲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