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土地,我们曾四世而居
(2012-10-22 06:30:34)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诗歌 |
祖父从小跟着教书的曾祖父做饭
曾祖父却不允许他认字
说我们家是因为念书念穷的
祖父躲在学堂的外面偷着听课
招惹来曾祖父的一顿呵斥
祖父每每对我讲起
情绪还十分激动——
咱家哪里是念书念穷的
还不是因为抽大烟,耍大钱
才弄得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祖父立志要发家
担起货担两下山西、内蒙
在途中被日本人抓住
让他喂马
他把货担与战马丢在河边
只身跑回家来
却未挣到一个铜板
他也曾三闯关东
开过烧锅,挖过金子,扛过长活
积攒着一点点的散碎银两
带回家来
盖了五间瓦房
置了二十亩地
四十多岁
取回了我祖母
李氏家族,才有了我们这一支
2.父亲
父亲上过四年小学
粗通文墨
他还是少年的时候
祖父用血汗治下的土地就归了大堆儿
父亲乘着少年的踌躇满志
拨拉着算盘
为合作社丈量土地
吃着大锅饭
父亲一生过得很惬意
只是老了老了
又分给他十多亩责任田
种庄稼种的也很心盛
母亲说他老了老了
又卖了一把老
后来,跟着我到城里居住
他还死死攥着那本《土地承包证》
我笑他:你还能回去耕种吗?
他说,攥着这证本心里也踏实
3.我
我从小就想着要挣脱那块土地
后来果然就进了城
做了一个小吏
节假日回家
地里的庄稼还要我去打理
取了个媳妇也是农民
因此我们被叫做“半边户”
媳妇被称作“向阳花”
(有一首歌里唱道——
社员都是向阳花)
父母都走了
向阳花也被移栽到城里的花盆里
老家只剩下那座祖屋
空荡荡的站在那里
有人劝我出手
说留在那里没有半点用处
我说不卖
把它卖了,就把自己的根拔了
留着它
是个念想
4.儿子
儿子出生在这里
却从小就长在城里
刚学走路,脚下踩的是水泥地面
只知有地
不知有土
老家的一切
似乎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如今,小鸟又出飞了
嫌小城太小
大学毕业,就去了京城
家乡的那片土地啊
确实与他再无关系
5.我们
那里也确实没有我们的什么了
土地叫公家拿去了
那处祖屋
只剩了70年无人居住的居住权
说到底也不是属于我们的
祖先们,咱的家被我这辈弄丢了
四世而居的那片土地
已不是咱家的了
就是您们长眠的那块坟茔
说不定
说平就平了
——我是个不孝的子孙
我已经没家了
我们都没家了
我们是一根浮萍
风刮到哪里
我们就到哪里
那四世而居的土地呀
被我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