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钩沉(116)
在我们老家,拜新年是一个男人结婚后最为怵头、也最为纠结的一件事。男女双方的家庭对此也极为重视。对女方来说,新姑爷第一次正式出场,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何,将直接关系着一家人的脸面问题,所以,要精心准备,接待规格很高:不但要多少盘子多少碗儿的吃喝,还要由族里或村里的有头有脸的人物作陪;对男方来说,这是新郎成家后第一次在岳父家正式亮相,不但影响着新郎本人的形象,更决定着在岳父家的地位。过去的家庭子女多,姑爷也就多,每逢节假日,姑爷凑到一起,都会有一场不露声色的打擂:相貌、财产、修养......方方面面都进行着无声的较量。在岳父家的地位,直接关系着一个男人的形象与声望,没有人敢不重视。听父亲说,我们家族内就出现过一个笑料。多年前,我们李家的一个小伙子到附近的苟村拜新年,吃饭的时候由岳父与其他人陪着。吃着吃着,新姑爷突然要放屁。可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又不好意思提出去厕所,只好就这么憋着。后来终于憋不住了,“噔”的一声放了出来,当时真是“屁惊四座”。新姑爷自觉无地自容,溜下炕穿鞋就走,从此,再没有踏进岳父的门坎儿半步。
还有一个令所有新郎胆战心惊的事,那就是我们老家的一个旧风俗:逗新姑爷。所谓逗,是不但要“逗”,而且要“斗”的:也就是说,既要逗着大家开心,还要像过去斗争地主老财一样,逗不出真金白银来是不肯善罢甘休的。新姑爷拜完年后,那些小辈儿的的就一拥而上,有叫姐夫的,有叫姑父的,还有叫姑爷爷的,张口就是要吃喜糖。当然并不是真的要吃糖,而是要喜钱。新郎提前都有准备,身上带着不少事先包好的红包藏在身上的各个旮旮旯旯儿,人们闹得厉害了就拿出一个。大伙儿不愿这么挤牙膏似的挤,干脆上前从身上翻。所以,新郎身上一般不敢多带钱;但是,带的太少了又应酬不过来,那些小伙子们就会一拥而上,将新郎架起来,直接扔到猪圈里去。岳父家的人虽然看着心疼,也不好说什么,如果真的翻了脸,人们马上就会一哄而散。谁家的新姑爷没人理了,就说明这家人在村里的人缘太差了,所以斗新姑爷的时候,主家是敢怒不敢言的。
我第一次拜新年,心里也很紧张,尤其是岳父在村里辈分很高,闹玩儿的肯定就多,一去就做好了被扔进猪圈的准备。一进岳父家的门,就有许多人迎了出来。一般饭前是没人闹的,有人就开玩笑警告:“姑父,准备好了没有?人们可早就准备着呢!”我只好笑而不答。本来见了人要先敬烟的,可是我自己不会抽,平时也想不起来给人敬烟。在家的时候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的,说千万别忘了给人点烟,省得叫人笑话。结果到时候真的就把敬烟的事给忘了。倒是岳父掏出烟给我,我这才想起来,赶紧从自己衣兜里拿出烟来送给大家。点烟的动作也不熟悉,再加上有点紧张,手都有点发抖。越是这样,人们就越是开玩笑,当你把火送到他嘴边的时候,他故意用鼻子一哼,火就被吹灭了,你就只好再重新点,有时一连要点多少次,才算把烟点着。那天,全族里共有三家拜新年的,我妻子家辈分最高,所以,我是被斗的主要对象。一些年轻人早就商量好了:先斗其他两家,最后再来斗我。就像好东西要放到最后似的。一开始我有点紧张,后来也就释然了:大不了被架到猪圈里。于是,心里反倒淡定下来。吃饭的时候,我被让到炕里最重要的位置。由于心里不再紧张,索性就跟着人们吃喝起来,甚至不顾在家时父母“千万不能喝酒”的嘱咐,一连喝了好几杯。岳父他们反而倒比我还着急。这时,一位远房亲戚走进来,要我到外面说几句话。我走了出来,别人也没在意。到了外屋,那位亲戚与岳父他们都在,他们说:“你还不快跑吗?”意思是要我赶紧逃跑。我也乐得顺坡下驴,就向外面走去;又不愿落个“逃跑”二字就故意将脚步放得不紧不慢。一出门,就遇见一个小伙子,说:“姑父,你上厕所吗?”我没置可否,故意用平静的声音嗯了一声。虽然心里很紧张,怕被人发现追出来,但我也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慌,一慌就被人看出来了。然后就继续往前走,见了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还要主动的打个招呼。走到村边的时候,过了河就是我们村的地了,这时却被发现了,好几个人追了出来。我一看反正就到我们村的地界了,心里也镇静了,就冲他们挥挥手,就大声的说说:“我提前走一步,你们回去接着喝吧!”那些人也不好意思再追,只好任由我大摇大摆的走了。直到看见那些人回去了,我才松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是逃过了这一关。
2012.5.3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