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友

(2012-03-19 01:35:46)
标签:

文化

分类: 故里钩沉

                                                            ——故里钩沉(82)

    每次回老家,走到大鲁道的时候,都会看到通往石桥的路口方向有一座涵洞桥,我就对同行的人说:“看,那座桥就是我们修的。”同行的人会惊诧的问:“你什么时候还修过桥呢?”我告诉他,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响应上级要大修水利的号召,我与各大队的一些青壮年劳力被抽调到公社民工连队修桥闸,这座桥就是其中的一座。整个民工连队一百多号人就驻扎在这里,搭起了被称为“一窝龙”的工棚,除了干活儿的时间,我们就都窝在这里面。一直干了多半年,我才因故离开。当然,我也没有看到工程的结束。

    那是在1978年,当时我刚刚十九岁,已经干了几年的农活,身上也有了把子力气。修桥当然是个重体力活,虽然有些吃力,但是还能对付;整天与一帮青年人一起嘻嘻哈哈的,倒也开心。那时,我有三个最要好的朋友。一个叫顾建廷,他是玉皇庙人,我是在玉皇庙看料场的时候就与他认识的。他经常会从家里给我带一些好吃的,有时候我们还会到他家里去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家有一棵杏树,他会摘一些给我们吃。他个子很高,说话却细声慢语,给人一种很稳重的感觉。实际上也是这样,他想问题很周到,我对他简直有点崇拜,有什么问题就会向他请教。他的手也很巧,特别是会用柳条子编笊篱和用来盛干粮的条盘;另一位是胡金升,他是一位随队医生。他有一个最大的权利,就是可以给民工开病假条。在这一点上,我们都占了他的光。其实,我与顾建廷都不是偷懒的人,但那时官家也确实不拿民工当人看,吃的干粮里有不少的小虫子,得一边吃一边往外捡虫子,除了中午有一顿白菜炖豆腐之外,早晚都是啃咸菜;住的环境也很糟糕,窝棚是用高粱秸箔往架子上一搭,再涂上一层泥。正是三伏夏天,里面热得像蒸笼,人在里面根本就喘不过气来;而且在里面一站,两腿上就爬满一层跳蚤,根本就没法休息。吃住不好,却还要干很重的活,民工们怎么会没有怨气?有时候出于一种反抗心理,就想法怠工偷懒。这时候,胡金升的作用就显出来了。他会用一种充满自豪的语气说:“我宣布,我计划让你今天生病。”于是,他就给开了因病需要休息的病条,我们拿去给领导看。连队领导虽然有所怀疑,但有病条在,也不好说什么,只好任由我们逃工了。这一天,我们就会躲在窝棚里聊天说笑,到时候,还会吃上一顿病号饭。因为顾建廷会编笊篱,有时胡金升就说:“我计划叫你们明天生病,去采柳条编笊篱。”果然,第二天,我们将病假条交上去之后,就偷着到远处去采柳条,带回来让顾建廷编笊篱,然后,我们一人一把带回家去用了。所以,那时我家里有好几把笊篱存着呢。

    还有一位工友,叫赵俊玲,他长得五大三粗的,比我有力气,干活的时候,他很照顾我。当时掌作的瓦匠,一位姓焦,一位姓赵。我俩经常给他俩打下手。焦师傅脾气好,都愿意伺候他,而赵师傅脾气大,谁也不愿给他打下手。赵师傅是赵俊玲的本家,他就主动伺候赵师傅。有一回,我俩被派去跟随汽车到交河城里拉面,在粮库装车的时候,一百斤的面袋,他一下子扛两袋,我扛一袋就累得够呛了。那时候,我还真的羡慕他那把子力气呢!

    那时候,干着那么重的体力活,其实是很苦的,只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友情,才使得生活不那么枯燥,不那么痛苦;才有了快乐,有了温暖。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斤斤计较,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没有那么多的相互算计,这友情就显得是那么纯洁,那么真挚,那么令人难忘,直至今天,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会时时记得他们,不断打听他们的消息。胡金升后来与我的一位老师成了儿女亲家,在老师家里我见过他两次,当年一张英俊的脸已是布满了皱纹,说话也没有当年的机制与幽默,岁月把人的棱角都磨平了;顾建廷去年到我家找过我一次,不巧我不在家,所以没能见面。虽然事后通了电话,但这次的失之交臂仍然使我怅惘了许久。赵俊玲倒是见得面不少。现在他做生意发了,钱包像他的肚子那么鼓,一进城就会叫上我与朋友大吃大喝一通。他多次拍着肚子说:“往后咱不管别的,就是吃,就是喝!”我当然知道他在豪爽地吃喝以后,决不会忘了去挣他的钱,但他那种豪爽,那种对过去友情的铭记,仍然使人感动。我不后悔曾经交过这几位朋友,恰恰相反,我倒是觉得,与他们几位的友情倒是我一生的财富。所以,其他的朋友一听说他们几位要来,就会充满妒意说:“快去吧,你那工友又来了!”我呢?哈哈一笑,就快步向外走去。

                                                2012-3-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月鲜儿
后一篇:苗瘸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