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奢侈的水果

(2012-02-18 06:49:45)
标签:

文化

分类: 故里钩沉
 

                        ——故里钩沉(53)

    现在,随便走进一个商场,就可以见到水果架上陈列着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水果:天南的,地北的,甚至还有港台的、外国的......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带着孩子逛商场,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看着孩子们吃的那个高兴的样子,我直打心里羡慕:这些孩子可真的有福气啊!

    人上了年纪就容易怀旧。把眼下孩子们的生活与我们小时候一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没法比。就拿水果来说吧,说出来您可别笑话:我是1975年第一次吃苹果,而且还是在离老家千里之外的青岛伯父家里。那年,我十七岁;吃橘子是在八十年代初,此时,我已经上班了; 1985年,我到广东参加一个作家笔会,在那里我第一次吃到香蕉......至于其他的稀有品种,那就更别提了。咱就这么说吧:就连我们当地的特产——鸭梨与金丝小枣,也难得敞开肚皮痛痛快快的吃上一顿。

    我们这里是著名的“鸭梨之乡”与“金丝小枣之乡”。梨树与枣树面积广大,绵延数百平方公里。一到收获的季节,到处都充溢着梨枣的芳香,令人馋涎欲滴。可是,好东西在你眼前摆着,就是不允许你随便吃。梨枣还未成熟的时候,生产队里早就安排专人看着了,对我们这些孩子盯得尤其紧,还没等你靠近树行边儿,里头早就有人喊你了:“一边玩去!”大人们也只是在摘梨的时候,才能吃上几个梨,旁边,队长还一直提醒着:“别吃好梨!”“别光顾吃了,赶活儿!”在他的一再催促下,那些心灵手巧的姑娘们,站在高高的树上,将咬过的梨搁在肩膀上,歪着头,用头与肩膀夹住。她一只手摘梨,一只手托着摘下来的梨。等树下的人将梨接下来往筐里装的时候,树上的姑娘就把梨咬上一口。没等咬上几口,下边的人就等着接梨了,姑娘只好一只手摘梨,随即丢到树下的人手里,另一只手就拿着咬过的梨大口大口的啃着,等于是吃梨干活儿两不误。在当时,这才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呢!大人们过够了嘴瘾,孩子们却都还眼巴眼望的呢。于是生产队里就给各家分一些“树摔”(就是被风吹落在地上,已经被摔破了的梨)给孩子们吃。我们可不甘心受这些“歧视”,我们也自有我们的办法。办法就是:偷!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那些看梨的人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睁着眼盯着。趁他们稍不注意,溜进梨行,紧着摘下几个梨就跑。要是被大人发现了,我们就跑,反正也追不上我们。偷得着就偷,偷不着就跑,这是从电影里头学的。有的时候偷得多了,一时吃不完,我们就自制果汁。做法是:用割草的镰刀柄,轻轻敲击梨的表面,敲击的梨都软化了,撕开一个小口,一股梨汁就窜了出来,用嘴接住,那个甜劲儿,简直没法形容。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其他解馋的东西。比如为了给鸭梨自然授粉,梨行里就夹杂种些杂梨。这些杂梨为数很少,不值得卖,就分给社员们吃。我最爱吃的一种叫“谷茬面”。顾名思义,这种梨都是在收割谷子的季节成熟,黄黄的,咬一口,面得噎人;还有一种酸梨也挺好吃。它个头很小,圆圆地,一闻就挺香。不过,必须等它捂软了才能吃,又酸又甜,别有一番滋味。有一种“秋梨”,当时是不能吃的,因为它又酸又涩,只有等到冬天到来的时候,它的酸与涩都退了,脆中带面,酸中带甜,十分清口。其他诸如沙果梨、脆梨等等,都各有各的好处,也是我们解馋的对象。

    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我们还会开发一些新品种。最受欢迎的是“甜棒”,其实就是玉米秸。当然不是普通的玉米秸,而是那些不结果实的玉米秸。它的里面汁很多,也很甜,跟南方的甘蔗差不多。有一种茅草的根儿,长在地下很深,也很细,虽然汁不多,但也有甜味儿,实在馋得慌的时候,用它来解解馋也行。还有一种高粱秸,也很甜,人们都叫它“甜秫秸”。过日子细的人,竟然会拿到集市上去买,二分钱一棵,卖的也很快。

    现在想起来,当年的水果应该算是庄稼人的奢侈品了。说来也怪,虽然人们的肚子还没有填得很饱,却居然想到了“高消费”。也许这是人的天性,也许是人们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找乐吧?毕竟,谁不想吃点好的呢?哪怕他是个经常饿肚子的穷光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点 种
后一篇:卖货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