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 表 哥

(2011-12-30 03:14:52)
标签:

文化

分类: 故里钩沉

                             ——故里钩沉(10)

     月表哥,“月”是他的乳名,他的大号叫王龙新,是我的一位远房表亲,他的母亲是我的一个远房姑母。我之所以与他常在一起玩,是因为他的姥姥家与我们家住在同一条胡同。他大我一岁,家住天津。每到暑假的时候,他都要来住姥姥家。那时候,农村学校不放暑假,只放麦假与秋假,所以,他放假来的时候,我们还在上学。于是,他姥姥就让他插在我们班读书,这样,我们就成了同学,而且,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放学后,我们一起背着筐子到地里割草、拾柴;一起嬉闹玩耍。当时,我作为一个落后封闭的乡下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总是缠着他讲些城市的事情。我总感觉,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什么话都是有趣的,永远听不够。特别是他经常带着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做那些城市孩子才做的游戏,比如学着电影里面的样子,捉特务,抓坏蛋;他也跟着我们玩些乡下孩子才玩的把戏,比如游泳打水仗、淘鱼、逮知了之类的。

     我们在一起,虽然还不懂得什么城乡差别,但是,那差别却是确确实实摆在那儿的。比如穿的衣服就不一样,人家穿的是海军衫,脚上是塑料凉鞋;我们呢?却都是母亲手织的土布裤褂,脚上是母亲做的布鞋;人家的衣服从来都是整整齐齐,我们的衣服却是补丁摞补丁,而且,连原来是什么颜色都辨别不出来了。最使我眼馋的是,他经常吃从天津带来的饼干、麻花之类,虽说有时他也掰给我一点,但根本不够塞牙缝的,还没有品出什么滋味,东西早已到肚子里了。有一次,他又向他姥姥要饼干,他姥姥嫌他老是吃个没完,就不愿给他,他哭了,对我说:“破饼干,什么好玩意儿!”那口气,哎呀,简直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咱来说,那简直是神仙吃的东西,叫人家一说,“破饼干”,还不算“什么好玩意儿”。真是货比货该扔,人比人该死了。

     现在想想,其实,当年我之所以那么崇拜他,讨好他,总想跟他套近乎,无非就是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另外的世界,一个我不熟悉的世界,一个我向往的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加,他到乡下来的越来越少,我们的交往也越来越少了。现在,我还保存着一张我们的合影,那是1975年8月12日特意到12里外的淮镇照的。照片大三寸,黑白色,花了1.28元,还是他付的款。从照片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是城里孩子,一个是乡巴佬。一晃多年过去了,我们也都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曾经到我所在的小城来看亲戚,我们又见了一面。再见面时,我已不复是当年的我,他也早已不是当年的他了。岁月沧桑都写上了我们的脸,已经找不到当年的那份洋气和潇洒了。他当然早已娶妻生子,最不幸的是,作为工人,他的收入不高,看来日子过得也挺艰难,甚至还不如吃公家饭的我。我建议他家里无论如何也要装一部电话,以便今后联系。但是,他走后,一直没有音信。如今,我再想联系他,也无法联系了。闲暇时,我就会想,这会不会是一个现代的、城里的“闰土”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上    学
后一篇:2012:中国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