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钩沉(3)
七岁(六周岁)那年,我上学了。夏日的一个中午,很多人在村前的坑塘里逮鱼。我那时候还光着腚,也随着人们凑热闹。村办小学的张玉和老师在塘边找到了我,他手里拿着一束被人们称为“首香”的花。在那个年代,庄稼人根本没有心思种花养鱼的,所以,我们这些小孩子平时除了庄稼和一些野草野花,根本就见不到专供观赏的花。小学校里倒是种着大量的这种“首香花”。张老师先是将花送给我,然后问我愿不愿上学?当时我脑子里对上学根本没有概念,但既然人家老师送给我花,我就没好意思说不愿上。他叫我回家跟家长说一声,明天就可以上学去。回到家,我先是将花泡到一个盆子里,然后和父母说了张老师叫我上学的事。父母当然很痛快的就同意了,母亲还专门为我缝了一个书包。第二天,我就高高兴兴的上学去了。
我们的学校,是在大村与东场之间一个孤立的高台上,三面是水,东面是麦场。这原是一座旧庙,后来被改成了学校。学校里共有三排房,分成两个院,后院的东西面各有一溜厢房,也是教室。后院里还有一棵粗大的枣树,上面吊着一口铁钟。如果一下一下地敲,那就是上课;三下三下的敲,那就是下课。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是张老师领我们念儿歌:“飞机飞机你下来,我上去/我跟美国打仗去/你有枪,我有炮/打得美国拉拉尿。”正式上课了,语文课学的是拼音“aoeywu”;数学课学的是12345,老师教我们用秫秸杆做成一个秫秸串儿,用手拨一个,就叫我们念“一”;拨两个,就念“二”;加法就是先拨上两个,再拨上三个,加到一块就是五;减法是先拨上五个,再拨下三个,就等于二。一开始,觉得新鲜,学的津津有味的,老师老是在作业本上批“好”,回到家里,全家人也都很高兴。
从此,我就开始了多年的学习生涯。后来我想,张老师的那一束花,引导我开启了一个新的人生,也标志着开始了我与书的不解之缘。当然,在我以后的人生途上,并不仅是鲜花,也有荆棘,但张老师的那束花,确实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所以,我一直从心里感激张老师。
张老师在我们学校一连教了十八年书,村里人没有不说他好的。后来,他回到了老家教书。走的时候,村里套大车送他,有很多人为他送行,不少人留下了依依不舍的眼泪。多年后,我已到教育局工作。有一天中午,我赴一个酒局回来,发现他在办公室外面的地上坐着。办公室的门并没有锁,我问他为什么不到屋里坐,他有点不好意思,连连说没事没事。这人的本分可见一斑。后来,我们的交往并不多,每到教师节的时候我就想起他;但是,却一直没有去看过他。每每想到此,我心里就感到十分愧疚。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我想,凭他这样的好人,晚年一定十分幸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