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嘴就是棒棰

(2006-06-29 14:49:04)
分类: 杂谈
    赵丽蓉和巩汉林主演的小品《打工奇遇》中,打工大妈说了自责的一句话:“瞧我这张嘴呀……我要是张嘴,我就是个棒棰。”使我可以引以为同志的是,我一张嘴也是个“棒棰”。
     我没考证过“棒棰”的来历,但知道它原来是一件劳动工具,用来洗衣、砸玉米什么的。将人比作棒棰,大概就是说此人迷迷糊糊,楞头楞脑,说傻话,办傻事,是个“砸锅”的主儿。
    我是个胸无城府、口无遮拦的人。尤其是到了饭桌上,三杯酒下肚,就更是满口的胡说八道、信口雌黄,一点正经儿都没有了。有时朋友们就借此拿我找乐子、逗闷子,并扬言:肖泰的酒可以不喝,但话不可以不听。看,我的玩笑竟成了朋友的下酒菜。我的胡说八道,有时得罪了或朋友或同事或客人却不自觉。事后回忆起来,恨不得抽自己俩嘴巴子。当然,人家知道我并无恶意,不与我一般见识,也就不去计较了。最要命的是,有时却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有一次考试,来了两个小女子(据说是某高校副教授之类)到泊头巡视,小女子个头不大,派头却不小,张口闭口就是“我们省里来的”。一会儿嫌西瓜娄(因过熟而变质),一会儿又嫌服务员叫床而不是领导亲自去请。按道理,你摆谱耍腔儿,这本与我无干,谁知领导不在,却把我当成了“冤大头”。“我们省里来的……”我随后接过话来“你是中央来的,我没法儿也是没法儿。”谁知这一下子惹了大祸,她找到我的顶头上司大闹一通,且声称:“你回去要教育教育你那个胖主任。”我们领导倒是宽容,没责备我什么,只是说了句:“咱就不兴说句让人家爱听的话呀?”本来我准备大闹一场的,面对领导的宽容,却不禁有几分羞悔。是呀,跟她犯得上吗?
    只图逞一时口舌之快,却不计后果,这是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不过有时想想,也并不觉得是件多么丢人的事。一是有话就说出来,总比闷在肚子里强。人生本来就够沉重的了,何必自寻烦恼,有了痛苦躺在床上翻来复去的穷折腾呢?说出来就是一种渲泄,有人倾听就更是一种享受了;其二,只要不说违心的话(当然,官面文章除外),不做违心的事就足矣--尽管这很难做到,但能从主观上努力也就是了。这样做的好处,别人知道你是口无遮拦,心无城府,有话藏不住的茬儿,自然心里也不设防,反而更易于沟通和交流,并进而达成谅解了。至于对缺德人和缺德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是为人的应有之义,就顾不得那许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