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的锣鼓

(2006-06-16 16:30:29)
分类: 杂谈
                      --《人生浩叹》开篇
    记得很小的时侯,被祖父领着到公社所在地去看戏。离得老远,便听见从戏台那儿传来密集的锣鼓声。我说:“爷爷,咱来晚了。”祖父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不晚,孩子。那是开场的锣鼓,得等三通鼓以后才开戏呢。”果不其然,等我们到达的时侯,戏还没有正式开场。
    那时,我还不知道,当时的我的人生开场的锣鼓已经敲过,人生之戏已经开演了。那时我还不会思考我的一生将怎样渡过之类的问题,那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人们常常将童年称为金色的童年,表达了成人之后对童年生活的流连与向往。当一个人被生活折磨得伤痕累累的时侯,才会想到返老还童、返朴归真呵!
我没细想过,人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字典里是将“人”解释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我想,这种解释虽然也强调了人能制造工具(因为制造工具只有具备高度发达思维的人才能做到并使用工具),但对人生的苦乐悲喜之类的精神活动,则被一概略去了。人如果真的是只要会制造工具并用工具劳动那就好了,那岂不是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那么相安无事,那么其乐融融?然而却不。
    有人问:人为什么一生下来就哭,而不是笑?基督教认为人是生而有罪的,所以人的一生都应该在忏悔和祈祷中渡过,才能赎回前世的罪愆,才会在人类末日受上帝的审判时决定你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佛家也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人只有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一切归于虚空,六根清静,才能被佛渡出苦海,去往极乐世界。这种种说法其实都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的本质做了概括。
    但我们都是极普通的人,大都缺乏那种宗教上的信仰。以我们世俗的目光看来,人生既然是悲苦的,但我们仍可以从苦中取一点乐,添加一点生的乐趣。而从中取乐的过程,使我们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愉悦。这也许就是被人们谓之“幸福”的东西罢?--讲这些,自然不是想向读者传达一种绝望的灰色的厌世主义的信息,所想强调的是,做为一个普通的人,对人生过程中必将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才会遇事不慌,泰然处之,不致于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闹个落荒而逃。
    我不敢妄称阅世久矣。但年过不惑,就已到了将一些事情看明白的时侯了。往好处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算是人生的一点成绩;往坏处说,你是夜郎自大,“百步笑五十步”,自认为明白了,却仍在懵懂之中。用俗人的话说是“成熟”了,用雅士的话说是“堕落”了。但不管怎么说,既然人生的锣鼓已经敲响,人生之剧已经开演,到现在还没演完,那么,就得坚持下去。趁中场歇息的机会,对自己演出的一招一式进行一番反思,说不定在接下去的戏中会更精彩一些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