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和运超
和运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322
  • 关注人气:8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赤壁下》:灰飞烟灭的三国梦

(2009-01-10 14:49:04)
标签:

历史

电影

文化

原创

三国

赤壁

吴宇森

梁朝伟

金城武

林志玲

和运超

评论

娱乐

分类: 天国王朝(影视、音乐)

《赤壁下》:灰飞烟灭的三国梦

 

                      文  和运超  《赤壁下》:灰飞烟灭的三国梦


导演:吴宇森
演员:梁朝伟、金城武、张丰毅、张震
      赵薇、佟大为、侯勇、胡军、尤勇、中村狮童
类型:古装、史诗
片长:约160分钟

 

http://www.love78.cn/zhou/movie_pic/2008625101249.jpg

 

    于等到下集《赤壁》上画,这个在2008年、2009年都号称不得不看的华语头号大片,现在可以彻底清算一下了。
    作为吴宇森操刀的中国古装史诗大片,《赤壁》消耗几亿元人民币的拍摄难度相信确实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虽然上集在全球市场上7亿元左右的票房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困境下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但回过头真正检视《赤壁》的质量到底如何,仍然是一个较为遗憾的事。如今下集出炉,在享受过公元208年那“冬天里的一把火”之后,可以说《赤壁》很大片,很好莱坞,但并不那么吴宇森,客观上也不算中国式的经典。
    因为吴宇森是声称热爱中国历史的,结果他热爱中国古人的文化智慧是一句美丽的谎言,否则根本就不应该让小乔和孙小姐有抛头露面的机会。吴宇森一再强调中国人也能拍出好莱坞式的大片已经说明了他心底的一切秘密。吴宇森在好莱坞的道路明眼人都知道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次回归中国市场对吴宇森而言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甚至比李连杰、周润发更为迫切。《赤壁》上集在骂声中为他挽回一些颜面,因此下集上映更喊出挑战4亿元票房的呼声。
   
    总体看,《赤壁》确实胜在大场面,吴宇森毕竟有大片的掌控力,但是当欣赏那长达40多分钟的火烧大战时,显示的却是我们心目中的三国梦也从此灰飞烟灭。周瑜说:“我们都输了”确实不假。这部影片描述大战的前后过程应该说很细致了,但是最终从战役上描绘的赤壁之战焦点并不在火攻和水战,而是那一段攻入大寨长达n分钟的盾牌战!尽管确实拍摄的很细腻,攻防结合比较生动,战斗的残酷也有血有肉,但主战场的表现显然脱离了事实,更不用说火药的爆炸效果了。吴宇森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不是拍历史片”,但是这句话如果当真是吴导的原话,那么对《赤壁》这个片名来说,显然太讽刺了。
    吴宇森在奠定《赤壁》主题时为的是给周瑜翻案,而奠定整部影片风格是走好莱坞路线,因此《赤壁》侥幸用大片的外衣挽回了吴宇森的面子。票房说明了这是一部成功的片子,也是能看的片子,但不一定会是一部好片子。
    吴宇森在理解赤壁之战上,注重合作和策略,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显然诸葛亮成竹在胸,掌握了天地变化,周瑜仅仅是作为人力努力的一面,显然是极为人性化的主线。梁朝伟给周瑜注入的是有对抗有信任的复杂因素,综合来看,这个设计并非不好,周瑜是身在孙吴集团,即使他欣赏刘备集团的诸葛亮、赵云等豪杰,但各自的利益标准和旧时代的忠义观念,都会让周瑜有所收敛,因此梁朝伟在表演上那种深沉含蓄的演技也就比较符合这种设计。而且这种表现在吴宇森的影片中,延续了男性主演对立合作的模式。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是吴宇森找到的一个新骨架,加上周瑜和小乔的情感线,《赤壁》确实可以大小通吃。但这个结构放在三国背景之下显得很不伦不类,加上吴宇森刻意想让现代观众(或许是导演内心里的现代外国观众)理解的台词,整个《赤壁》还是给人不靠谱的感觉。
    其实在下集《赤壁》中给人意外惊喜的居然是张丰毅扮演的曹操。张丰毅的曹操不论是朗诵“对酒当歌”古诗还是探望士兵,回顾曹冲的那场煽情戏,张丰毅收放自如的表演让人记忆深刻。就说曹操被小乔邀请喝茶中计的一场戏,不说小乔的台词搞笑,就看张丰毅的发挥都能给影片挽回不少分数。金城武的诸葛亮延续了上集里的发挥,有几分潇洒飘逸,但他的喜剧显然是导演硬塞的,“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更多彩一点”之类的语言完全破坏了神机妙算的军师形象。更不用说赵薇的卧底身份,虽然增加了诸葛亮的胜算,但实际上很是败笔。


    《赤壁》在描绘人物和还原历史上形成了一定矛盾,恰恰是导演意图用好莱坞手法走向世界的“战略”所在,结果不得不用一些降低所谓文化陌生性的东东迎合国际市场。这其实很是一个问题。是不是为了让老外懂得三国,就不能尊重历史原貌呢?如果没有小乔和孙尚香两个美女,世界观众是不是一定不买帐呢(黑泽明的大片,拯救大兵人家怎么看待)?吴宇森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国际化的方式证明了中国人可以拍大气的大片。不过所谓的大家都能接收其实很有争议。如果依照《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赤壁之战”,情节上大家都耳熟能详,相信至少不会质疑导演的故事情节,而且可以相信不是人家老外都不懂历史(至少能看电影的人多少都是知道三国的,否则即使在中国也一样有不知道三国故事的人)。所以,如何编剧才是《赤壁》真正的症结。
    并非吴宇森要改变历史面貌,但是他提出的口号和最终《赤壁》的真相太有距离,《赤壁》犯了跟《特洛伊》同样不伦不类的错误。但是特洛伊的时代毕竟不可考证的地方太多,而三国时期的真实性远远大过古希腊。这是吴宇森最欠考虑的环节。

    所以,即便《赤壁》拍出了大片的气势,但带来的争议和口水要多过它的气势。再说吴宇森是否是一个具备史诗气度的导演也有些讨论的余地。吴宇森的娱乐精神很重,就像好莱坞把沃尔夫冈·彼得森和罗兰·艾默里奇这些德国导演都变成美国主流的娱乐大导演一样,吴宇森从本质来说跟他们有些相像,离真正意义上的大师还有些差距,但能够驾驭大片,《赤壁》也就是这样一部国际大片,绝不是《七武士》或者《亚历山大大帝》(完整版)这样有内涵、有导演风格、有历史思想的史诗片。吴宇森的翻案功课更像是一个幌子,他的商业头脑和娱乐头脑实在要多过历史和艺术的细胞,拿过去的吴宇森来看现在的吴宇森,只能是一种渐行渐远的挫败。
    三国的烽烟早已经灰飞烟灭,和吴宇森10年的好莱坞生涯一样荡气回肠,当吴宇森咬着牙关回归中国市场的时候,也许命运好像回归20多年前“英雄本色”的一样,但其实又像完全不同了。就像吴宇森涂抹曹操、刘备、周瑜和诸葛亮一样,历史的解读可以多元化,千人千面,甚至千奇百怪也不算什么,真实?只有不断的阐释,哪里有什么真实呢?
   

2009年元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