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扯《大块头有大智慧》的寓意

(2007-10-10 12:00:50)
标签:

娱乐/八卦

感悟随笔

休闲

娱乐

杜琪峰

刘德华

大只佬

分类: 天国王朝(影视、音乐)

闲扯《大块头有大智慧》的寓意

 

              文 和运超 闲扯《大块头有大智慧》的寓意

 

    《大块头有大智慧》港版叫《大只佬》,是2003年港片里一部很重要的作品。同一年,尽管还出现了惊世骇俗的《无间道》系列的二三集,尽管这些片子都包含了很深层的寓意,不过,在香港电影里很少有像《大块头》这样复杂而充满玄虚的影片。最终,《大块头》还受到金像奖的大力肯定,实在意外(感觉从《千言万语》以后,金像奖很少对这类极端复杂的片子进行肯定,香港人一向崇尚简单的文化娱乐)。过去我曾对这片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如果不是后来硬着头皮多看了两三遍,试着了解这个片子想要说明的寓意。尽管很难认同金像奖对这样一部片子的肯定,《大块头》是不是很经典不敢轻下结论,但可以肯定它确实蕴含了比较深刻的内涵,而且甚至还比较极致。

    不错,乍看《大块头》的故事,很容易得出这片子非常故弄玄虚的评价,而且顶多感到导演在对我们卖弄佛学哲理的花哨手段。这一点不假,事实上,大多数影迷可能早已经习惯了杜琪峰和他的银河风格,这种风格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故弄玄虚”。只不过,那些经典的银河作品。把“玄虚”弄得很好,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范式,最后铸成了一种影迷们津津乐道的品质。
    实际上,《大块头》某种程度上没那么“银河”,选择刘德华来挑大梁,假扮肌肉男绝对不是冲着香港影视圈只有刘德华最“敬业”最肯“牺牲”,显然还是希望刘德华带来像《孤男寡女》、《暗战》那样的商业效果。从故事本身来看,一个普普通通男女邂逅的模式没有多少意外惊喜,反而透着俗套。只有剥开商业外衣,看看杜琪峰和韦家辉搭档怎样把“救赎”“罪孽”“因果”这些外来东西灌输在大块头拯救李凤仪失败,最终解脱自己这个线索上,才能找到一点“不简单”的乐趣。

 

http://www.nnlib.com/new1/2dkt.gif

 

    首先,是大块头的“大块头”,影片为什么要设计一个猛男?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电影开始不久,大块头由于在公众场合裸体,被警察追,因此与李凤仪有了后来的瓜葛。皮囊和色空是佛学里很重要的概念。之后,文武师父曾解释,大块头是因为小翠的死导致杀生,又因为杀生领悟了七天七夜,看到因果循环,由于他认为自己犯戒不配做和尚,导致他到香港过放纵自己醉生梦死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因果关系。大块头认为这是臭皮囊,但是内心并没有得到解脱。
    第二,就是印度人的设计。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两个印度武僧的仇杀是引起故事的另一条线索,也是大块头和李凤仪真正认识的重要环节。所以,前世,今生,仇恨,缘分等等,印度师兄弟之间的一段关系,对照大块头和李凤仪和孙果之间,很像有某种呼应。
    第三,大块头和李凤仪。大块头在夜总会遇见李凤仪,没有多少接触,在裸奔途中看见警犬会死,结果当真就被李凤仪误杀。大块头见到李凤仪因为枪杀警犬后,也见到她前世的罪孽,一直既想躲开她,又想帮助她(助她赎罪)。这一缘分是建立在李凤仪的“杀生”基础上。大块头曾经伤痛小翠的死,结果杀生,但是内心一直不能磨灭的是想杀孙果的恶念。但李凤仪后来的死再次让大块头面临同样的处境,杀与不杀就成了一个问题。李凤仪是果还是因?
    第四,是救李凤仪还是救自己?大块头曾表示李凤仪前世的那个日本兵杀孽太重,救不了。对文师父也曾自信的说自己是想帮她,但同时是善良的她自己帮自己。种种觉悟显得他很有“慧根”。可事情当真发生以后就没那么乐观了。李凤仪之死给影片后20分钟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尤其见到大块头在密林中见到日本兵的幻象,从一堆土里挖出李凤仪抱在怀里惊声尖叫那一刻,足以让人惊心动魄(无头女尸,有点点恐怖哦)这里的环境还意外的和当年他乱棍打死小鸟的地方有些相似。电影的思路在这里来了一个大转弯,明明知道李凤仪是必死无疑的,对于一个有慧根的人会那样抓狂么?明明知道李凤仪同样是被孙果杀的,那大块头是冲着孙果去还是冲着李凤仪去的?很显然,大块头进山的因可能是李凤仪,但进山的果却是孙果。对了,有必要说明一下,大块头叫什么呢?叫了因,了因的仇人叫孙果,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第五,孙果。孙果的出现是很有悬念的,一开始大块头进到孙果藏身的山洞遇见的竟然是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家伙。那人说孙果已经被他杀了,李凤仪也是他杀的,用锋利的石头割了头,李凤仪死的时候神情很奇怪,那人后来明白了原来是李凤仪认得自己。这一段乍看起来毫没来由,可只有明白了这一段才会清楚为什么影片的结局是那样。刘德华怎么会和刘德华打起来?这一段动作戏一点也不精彩,表面上是两个人在打,实际上真的是一个人“自己打自己”。这个杀孙果的人就是大块头心中想杀报仇的“恶念”,是自己潜藏了多年无法解脱的杀生的“罪孽”。所以,先是大块头打赢了那人,用棍子架在他脖子上,跟着又是那人用棍子架在大块头脖子上,表明复仇始终是自己伤害自己,也就是为什么;两个人都会同时受伤的原因,如果内心的仇恨可以淡忘消失,那么随恶念产生的那个人就会自动消失。因此,大块头回到当年脱掉僧衣的地方再次穿起僧衣寻找孙果,最终孙果出现时他会去抱孙果。

    杜琪峰和韦家辉在《大块头》注入的不是一般的思索,而是深层的佛家哲学。例如最后大块头在众人面前再次脱衣穿上干净的僧衣时,他已经不是肌肉男了,最后点燃香烟飘然而去。虽然最终电影是一个没什么结果的结果,但是这部电影是一种空前的“说教”。信佛在东南沿海是极为普遍的,刘德华本人更是典型的。不过,这部电影把高深的佛学哲理,人性的善恶对立,因果循环,色空理论等等嫁接到寻常的警匪题材里感觉尽管不伦不类,但也算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至少在杜琪峰的作品里,这是难得的一部很有内涵的,甚至他从没有这样深沉的东西,也再没有过。


2007年10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