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用撕裂灵魂来表达
——读苏笑嫣的诗歌
文/若非
安静,沉和,却不乏暗流涌动。细软的叙述,细微而似不足道的言语,熟悉温暖的词汇,没有复杂冗乱的构架……苏笑嫣的诗歌作品,给我更多的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一个词——沉默。沉默是一种细微的声音。苏笑嫣在她年轻的岁月里,坐在纷繁时代的角落,安静叙述,沉着表达,用一种细微的声音。
千变万化的意象以及词眼,却从未变过主题。沉默,是苏笑嫣区别于以叛逆、无所畏惧为标榜的典型90后的重要标志。92年11月出生的天蝎座女孩苏笑嫣,始终没有融进典型90后里面去。在她的妈妈娜仁琪琪格的影响下,苏笑嫣没有醉心于花俏的韩式文学,亦没有受染于时下流行的商业杂志泛滥成灾的肤浅文字,而是走上了神圣的诗歌道路,不得不承认是90后诗坛的一大幸运。
读苏笑嫣的诗歌,给人的感觉是漫不经心的,这种漫不经心总在被诗人以一种沉默的姿态表达着。在《一面镜子 拥有两堆杂草》的开篇,她写到:
嗅到危险便离开 夜裹起的裙角
从不停留 那浓墨的黑色 是镜子
是穿过喧嚣后面对自己 仍然
一无所获
这一段文字是安静且诗意的,没有少年人的童话,没有时尚者的爱情,有的只是浅淡的日常。“穿过喧嚣后面对自己 仍然一无所获”,这简单的一句,很像诗人本身的自我评介。记得河夜在《论90后诗坛三姐妹》中讲到苏笑嫣时说:“她总是以沉默的方式,不住地思考。”是的,沉默的思考,而且从未停止,这就是苏笑嫣。
将我拉扯的 拽住我的衣袖 我的领子
拖住我的头发 它们撕裂争夺着的
是同样 叫做孤独的徘徊 抻动神经
拉紧 又拉紧 牙齿开始隐隐作痛
夹带映像 落荒而逃
很少有人能如此思考生活。这是一种情感,看起来撕心裂肺,血肉横飞。却没有这个时代风行的浮躁。沉默,该是诗人本身用以抵抗现实的旗帜,亦是诗人天真本性的筹码。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保持沉默,充满诗意地解读生活,是件难能可贵的事情,而诗人苏笑嫣做到了。
同样在《论90后诗坛三姐妹》一文中,河夜又说:“在生活面前,她的确还是个孩子,但她用自己的双眼与心告诉了我们生活中被遗忘的美好与良知,她的诗歌也是如此的纯朴。”在诗人苏笑嫣的博客里,我不止一次看到她与妈妈娜仁琪琪格的合影和和写的诗歌,同样都是安静恬淡的面容,一脸诗意洋溢得澎湃。
你包裹着我 我在你的胸口上聆听
我小小的幸福 蜷缩在
某一路灯的两米远处 在浅歌的星子下
显露出稀薄的阴影 伴着
往返于五楼的教室 和这马路牙儿的
小小的高度间 跑动的节奏
爱你的节奏
——苏笑嫣《她的沉默》
爱你的节奏。如此美妙的叙述,爱的是谁?诗人的笔端,有柔软的质感,给人以温柔和温馨。在此,女孩特有的细腻也被表现出来,并且给人以充实柔和的感觉。爱你的节奏,这样轻盈和柔软,这样诗意的感性。我想,这种爱扩展开来,便可见诗人非同常人的情感了。
沉默是一种细微的声音。这是苏笑嫣的一句诗。沉默,细微的声音。在浮躁的年代里,诗人听懂了这种细微的声音,并且以这样细微的声音深情叙述。
此时我如此安静而踏实
沉默是一种细微的声音 我静下来凝视
这些新绿 软朵 以及风中褶皱的天蓝
黄昏像沙土一般流动 漫溢
我在这个厚实的声音中沦陷并湮没
——苏笑嫣《沉默是一种细微的声音》
是灾难,还是幸福?当诗人听见了沉默这种细微的声音,那么她获得更多常人无法获取的美感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当她在这个厚实的声音中沦陷自我并且湮没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诗人依然是面带笑容的。因为,这是一种幸福,一种至上的幸福,一种诗人的幸福,一个被时代被社会浸染的庸庸之辈无法获得的幸福。
翻开苏笑嫣的简历,我们看到几个关键词:蒙古族、画画。
也许只有特殊的民族血统才使诗人苏笑嫣有如此空旷而不拘泥的笔调,才能使她如此地深爱生活,深爱身边的人。
爱好画画,又让她的诗句有着画一般的柔软美感。
如此关键的两个要点,紧紧扣在她的诗行里。是的,苏笑嫣的诗歌里有着所谓专家们口中的幼稚,但她的沉默却能让更多的所谓专家感到羞耻。这就够了。
在接受《诗歌月刊》的采访时苏笑嫣说,写作是撕裂灵魂来表达自己的渴望和需要,它源自自我的本性,而不是迫于外界。可以见得这个沉默的少女在沉默中所隐含的对诗歌的坚决,对写作的勇气。撕裂灵魂来表达,这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破釜沉舟,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然。
这是苏笑嫣的《呵月光的痒痒》:
我的小船在绿色的梦中
摇荡 空气中是
似曾相识的味道
春风捎来的不仅是
荷叶 淡淡的香
阳光被切割成六边形
小鱼轻巧地当作王冠戴上
怯怯地探出小脑袋的
是石板缝中的芽儿在
东张西望
我用染满墨的笔
在夜的黑布下 钩出一只只
倒挂的银色蜡烛
是它们勇敢地照亮了桂树旁
紫色的小道
月光踮着脚潜进小小的
稻草房 悄悄地趴在我的肩上
此时 我正裹着埋藏阳光的毛毯
和那只迷失了绿信封的猫
秘密地相商
我们 要呵月光的痒痒
细想这是多么安静的语句啊!同样不失为一幅优美的画卷。这,大概就是诗人爱好画画的体现吧!
无论任何表达,都需要撕裂灵魂来表达,在日渐冰冷的时代里,沉默也能用撕裂灵魂来表达,其实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真性表达的强烈欲望,而不是做作或者自以为是。
关于诗歌,苏笑嫣说:我一直把诗歌看着一个高度上的表达形式,它的穿透力、冲击力和特殊的美感绝对是其他任何文体所无可比拟的,所以对于它的高度我们是不可以否认的。画家和诗人用自己的表现语言去述说,有着相同的观望着的灵魂会去了解和挖掘到其作品与自身相符的气质,这是一种沟通、交流和彼此安慰,也是艺术品的价值。
是的。诗歌是高尚的,无可比拟的。90后少女苏笑嫣对诗歌能做出如此观点,可见并非随波逐流。“容颜和旧事是冲击的水流 被快艇留在身后(苏笑嫣《一只猫
再它无法说出的梦里哭了》)”。过往的如云烟,将来的正梦幻。如今不景气的诗坛上也会风起云涌,谁是容颜和旧事,谁是快艇,只有待大浪淘沙后才可知晓了。而我相信,苏笑嫣这个诗性执着的90后女孩,将以她独特的姿态,成为大浪淘沙的中国新诗界奇特的一树梨花,“在金黄的聚光灯下 唱出顽强的声音(苏笑嫣《像梨花一样》)”。
那么,祝福苏笑嫣,用属于她自己的方式:沉默,用撕裂灵魂来表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