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悠游武汉存杂感(上)

(2018-10-14 10:59:54)
标签:

武汉

成都

旅游

武大

分类: 搜奇游记
  国庆大假,去了武汉。
  开车去的。从成都出发,经重庆入湖北,没想到恩施境内隧道那么多。没想到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巫山,就在其中一个休度点附近。没想到野人传说经久不衰的神龙架,就在某个路牌所指不远处。没想到17年前专程坐船去的小山峡,就在高速公路穿行其间的崇山峻岭里。没想到离开高速收费站抵达武汉东湖边,竟有数十公里的桥连桥、高架接高架,不见一个红绿灯。这气势,足以镇住从成都之外任何通道进市区。
  武汉的大,是33年前初到那里就留下的深刻印象。当年有当地朋友忠告,可不要企图用双脚去丈量汉口哈,“紧走慢走,走不出汉口”。而汉口,还只是“武汉三镇”之一。朋友还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大城市前面能加个“大”的,就只有上海和武汉。
  长江在武汉段,比在宜昌段变得更加宽大。有此大水一条,武汉便有了成为世界大城市的自然条件。塞纳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哈德逊河之于纽约,涅瓦河之于圣彼得堡,尼罗河之于开罗,黄浦江之于上海,维斯瓦河之于华沙,伏尔塔瓦河之于布拉格,钱塘江之于杭州,嘉陵江之于重庆……说到此处,成都就气短,短窄的府南河,实在支撑不起成都这座硕大的城市。尤其像国庆这几天,武汉、上海、杭州、重庆等城市的震撼灯光秀,灯光秀带来的观光潮,观光潮带来的不尽票子哗哗哗地来,那只能留给成都羡慕与忌妒。
  大江大河带来了大桥飞架,带来了宽阔隧道穿江,带来了城市难掩的大气。这也是成都只能羡慕忌妒而无法效仿的。所幸被地理环境限制无法更大气些的成都,早就意识到自己只能在生活更舒适、文化更精致、形象更妩媚上下功夫。太阳不多,利于美肤啊,因而成都有意无意突显美女多。交通不便,利于宅在家里雕琢美食啊,因而成都大张旗鼓宣扬美食。
  带着这些活思想在武汉玩七日,时时处处不自觉暗中与成都相比较,整体感觉大致可概括如下:若是论过日子、饱口福,成都还真是略胜武汉一筹。美女虽有同好,但审美差异导致极难定准,不说为好。美食自有同嗜,且在审美之上差异极小,不妨可拿来说说。成都有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武汉没有公认的八大菜系的分支,因此成都老早成了“世界美食之都”,武汉还在找寻自家菜系的做大做强之路。
  然而看到一条标语似乎在城市建设的雄心上,武汉站位在了成都之前。成都立志做“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则规划建“现代化典范城市”。大同小异中,武汉似略显高大。不过,稍微思量即可认定,武汉与成都的定位,各有其依凭。
  武汉九省通衢,地理位置极优越;成都长期被盆周山区锁住,蹬打腾挪余地明显窄逼;武汉铁路客运量全国第一,已是国内铁路运输最大中转站;成都深处内地西部,很难成为全国铁路公路的中枢;武汉五小时高铁圈足以覆盖半个中国,距“北上广”的距离也只千公里左右;四川境内至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高铁,仅有的成渝和成绵乐客运专线,还达不到真正高铁的时速,且长度与通达也很羞涩;成都的五小时铁路圈,除重庆一个方向外,其余均未驶出四川。
  反过来,成都的双流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居全国第四,因而该机场属三千万级;武汉的天河机场相对逊色,只属两千万级;成都目前已开建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双机场城市,武汉则只能继续用水陆运输上的优势,尤其是高铁枢纽和航运中转的优势,来抵销成都在航空方面的雄心壮志。
  武汉似乎码头文化(无贬意)发达,成都市井文化繁荣(无褒意);武汉有东湖高新区“光谷”,成都有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武汉有户部巷,成都有宽窄巷子;武汉有汉正街,成都有荷花池;武汉有口岸极佳的黄鹤楼,登楼可看“龟蛇锁大江”的磅礴气势;成都在天气绝好时,可登高远观直线二百公里外的贡嘎雪山,领略蜀中头号“雄山”的伟岸与挺拔;武汉有十多座长江大桥,动辄超千米甚至数千米的大桥横跨长江,本身就是城市大气壮观的有机构成;成都有多座横卧府南河的大桥,只是那河太窄、那桥太短因而造景恰为“小桥流水”……两城风格各异,无所谓优劣,不存在高下。真应了那句川中俗语:“大哥二哥,大家差不多”。
  主要由历史布局形成,当然也由武汉人苦心经营而至,武汉高校数量列全国第二,在校大学生人数列世界第一;成都高校数量大约列全国第五或第六,在校大学生人数恐怕排不进世界前列。尤其武汉的最牛高校比起成都的同类高校,无论是江湖地位还是庙堂排序,都要更加靠前。武汉的多所知名高校,坐拥风光秀丽的东湖,背靠林木茂盛的珞珈山;成都的多所知名高校,只得侵占川西平原的大片良田,人工在园内挖出块大小不等池塘权当湖水。
  不过,高校实力到底不取决于校园景色。从这个意义上说,成都将来在高等教育上与武汉并驾齐驱,也是很有希望的。尤其因为生活舒适,美景媚人,美女诱人,美食馋人,对学术牛人的吸引,与对普通民众的吸引,在劲道上是完全一样的,因而成都高校有望在“抢人”上稍稍胜出。听说武汉的大学生数量虽世界第一,但大学生毕业后大多不肯留在武汉。成都情形恰恰与之相反。东南西北前来成都求学的学子,毕业后除非进更牛的境内外高校深造,否则大多都想留在成都寻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近闻湖北不顾湖南甚至江西的非议,由官方行文正式把未入中国菜系的“鄂菜”钦定为“楚菜”,既暗含讨“楚才”口彩之意,又有圈占新菜系地盘、做成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谋略。恰恰这一点,是成都永远无须的忧愁与操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