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考三商
(2016-11-30 22:09:21)
标签:
罗一笑慈善法网络欺诈电信诈骗后真相 |
分类: 好看时评 |
个人圈很小,牵联圈很大。以里往外推,这篇攻占本圈的短文,定也把其他圈攻占。
是该文写得好么?是。也不是。是,是它传送了一段父女情,文风质朴,情感真挚,不造不作。有人说是散文,有人说是日记。“深圳本土作家”,也是作家么。不是,是它不过说出了一件真事。一个小女孩不幸得白血病,他爹没钱给她医,又不愿意走寻常募捐路,就选择了“卖文”筹款方式:与某公司商量好,转发一次公众号文章,他朋友的公司就捐款一元。文章同时开设打赏功能,赏金直接归他帐上。以及,他还接受直接加微,其微信被加,有微友直接打款过来。
三管齐下的结果,是广大陌生人的爱心被迅速唤醒,“世上还是好人多”的道理被再次证明。小女孩的治疗费,自然是瞬间筹到用不完。
必须强调一下,微信打赏额度是每天5万,实际得到的打赏竟轻易就突破此限额,可见我们这个社会潜伏着的爱心,有着多么的浩荡。因为这实质不是对所谓“好文”的打赏,而是对一个重病小女孩的捐助。
单从一次公益活动来讲,此次小女孩医疗费的筹集,称得上精心与精彩。
不过,谁都知道,这一切得建立在小女孩真病、她爹真穷、医疗花费真太多的前提下。
可惜的是,成功筹款后几小时后,广大公众得知的“后真相”是:上述三前提,只有第一条属实,后两条都明显有假。“一真带两假”的事实,换来成色十足的捐助,至少在量上属2/3或大部诈欺。
此处不说主观动机,至少客观效果如此。
因为一个事实想必成立:假如小女孩她爹一开始就说出全部真相,比方自己有“三房两车”,比方小女孩的实际治疗费远没那么多,单纯以小女孩不幸得白血病为卖点,就绝对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筹集到那么多的善款。而他之所以又说出全部真相,第一,是在治疗费甚至更多的花费筹齐后;第二,是在刻意隐瞒的事实被暴光后。
此时,一定有人后悔当初的顺手一点赞,更有人后悔一时的直接加微打款。因为他们的捐款意志,是在不自由的状态下行使的,本质上与向诈骗电话那头打款的动作无异。
何况该公司这一行为即便动机纯属募捐,也不像其所策划的点赞或打赏,还算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而是对《慈善法》相关规定的直接违反。
公众必然会想到的是,待到“剧情”反转了,小女孩她爹、她爹朋友的公司,才表态多得的钱不要。可是,如果剧情不反转呢?
此事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点赞、打赏和加微等动作,最好都慢半拍。上当往往源于我们动作太快,吃亏恰恰由于我们因恐惧或怜悯的冲动。我们可能早已忘记,因为被网络,我们的智商、情商和媒商,时刻处于复杂挑战与考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