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欠两场电影
(2016-11-18 09:09:00)
标签:
李安冯小刚范冰冰张爱玲汤唯 |
分类: 个性随笔 |
前天晚饭后,心想七点左右,多半无事了么。老板要吃饭饭,同事要回家家,即便是有事,也得是八九点以后。
就梭进电影院,去会李安。
不是李安来到影院哈!是李安的新作在影院放映。他的新作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广告上说,那是战争反省+高科技与黑科技,什么4K/3D/120帧之类,连人的毛孔、鼻屎啥的,都纤毫毕现。
想到如此手段用到战争与反省战争的片子中,一定开打的场面炫目,催泪的情节酸鼻,沉思的地方闭气。
这位伟大的华人导演,得过奥斯卡,捧过小金人。前阵见他接受某境外媒体采访,还是用“台普”绵绵地说,作为一个男人,不挣钱养家,那怎么说得过去。以他挣那么多钱,还那么拼,估计天下一堆男人得转粉,甚至忌恨。
俺不。不是俺有志气。也不是俺拿李安当榜样。仅仅只出于俺对李安的喜欢。尽管俺这种喜欢只是由《色·戒》来,但正是《色·戒》,让俺重新认识了张爱玲,对汤唯眼前一亮,对李安刮目相看。
还有,这部纯粹旧中国的老故事,讲得那么有国际范儿、现代感,没想到。就后悔没看他那部描写断臂情的,抱定决心,有时间一定拜赏。只可惜,一直没时间。
人物展现在银幕上,果然比先前同一影院看3D,要清晰些。但也没觉得那4K、120帧,到底好在哪点。这才想起,近日有人在报上提醒过,全球能放这部高科技+黑科技电影的影院,充其量六七家。俺中国牛,居然有两家,只是一家都不在成都,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听说有南京的李安迷,为看这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乘高铁到上海,买高价票观影,一场电影的花费,是俺今日支出的十倍以上。
可是,为啥本地的影院也都拿“4K/3D/120帧”来招揽观众呢?不是涉嫌诈欺么?难道一个李安还抵不过几个科技和黑科技么?
不管它。反正进场了。确实本片的画风就是有点不一样,一段类纪录片的镜头,以为是从伊战新闻中剪下来的,极真实。待主角转过脸来,方才发现,原来是李安的精心拍摄。曾经与当前,真实与虚幻,外貌与内心,叙今与闪回,开始让人不能简单观影。
再下来,美国大兵们的点名,喊得声嘶力竭。在3D眼镜里,很震憾,也有点滑稽。大兵从恐怖战场生还返乡,家人竟然有欣喜,也有麻木,就渐渐觉得在走心。
就在此时,兜里的手机动了。悄悄一看,老板打来的,语气不容商量:“你过来一下!”
还不赶紧出去咋的?只三两分钟,就站到老板面前。
竟然不是什么燃眉之急!但在老板,这事也不能往后推。于是叽叽喳喳,于是十指连动,于是打印出来,于是再看再敲再打印。程序性的玩意儿无奇可传,省了。关键是,待到老板说OK,再回影院,人早都走光了。再看广告上的下一场,居然当晚尽是另外的片子了。又想起,有人提到过,李安的作品慢热,上映前最初几天,大多是低票房。
那么好,俺改天再看。今儿个就算为李安的新作贡献了两张票房。
昨天晚饭后不敢有动作。一是有迎接新生的晚会,通常主办者会邀请,出于礼貌,邀请了就不好意思不去。二是有座谈会,临时被老板下令必须参加后者。会从七点开到九点,出得门来,晚会散场了,李安的新作也到尾巴了。总不能前天看开头,今天看结尾,改天再看中间吧?
悻悻然中,看见了范冰冰。不活生生的那个范冰冰,也不是曾被某知名画家惊叹“人怎么可以长得如此精致”时的范冰冰,是再次登上银幕的范冰冰。唉呀,说得再明白点,是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莲》。突生奇想,如果她演《我是潘金莲》,那票房可会高到珠峰顶上去?当然,片审也肯定通不过。
一番胡思乱想中,方才看仔细,冯小刚新作《我不是潘金莲》,本影院今晚11点59分首映。为啥那么晚?不知道。只知道范冰冰媚惑力再大,也不敌瞌睡虫对俺的影响大。因这虫之故,多少年来,俺都是晚12点前入睡的。再说哪怕硬熬着看那场首映,那么劲暴的片名,那么媚惑的主角,看完咋还睡得着。
也只有改天了。
记住了,俺阴错阳差,已欠下两部电影: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不过,前片的主角是谁,记不得了。后片的主角,则想望,没忘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