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井民博客
井民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460
  • 关注人气:13,8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88)

(2016-10-30 11:57:34)
标签:

校庆

院士

杰出校友

大学之大

超级工程

分类: 校园轶闻
    距上期“破事儿”,年半有余。如刀岁月蛮插手,十里店里面孔生。走在曾经一日几走的园子里,惨被迎面来人视若“非人”,极难看见对焦的双目骤然放光,甚至少见路人与同伴耳语“这就是曾经的……”。人是否有第六感官不得而知,但人有时候的直觉准确度极高。
  明白那就是被速忘的节奏了。才两年光阴不到啊,一丝凄凉,不禁油然。偶有三两个知音,甚或自称的粉丝,也多是网上见时奔放,网下见时岔生。偶尔被盛情邀请的报告,出于不愿见人的心理,也是能推则推,实在推不脱,就提出极苛刻附加条件,让诚邀者不得不收回成命。
  虽然未曾做过见不得人的事,分明却感觉见不得人,那个曾经在讲台上眉飞色舞的家伙,老了,自卑了,害羞了,胆怯了,一言以蔽之,退出十里江湖了。在直线三十几公里以西,东风渠的上游,府河源的附近,或许偶尔也会再现十里风云,但两个园子,两种体制,两种活法,已经造就了两样的人生。
    日奉命回十里店,替新东家支援老东家,附带也近距离旁观故园60寿辰。不再是十年前庞大校庆机构里的组长一枚,不再被似曾相识的远方学子直接叫出姓名,胸前不再有工作人员吊牌,悲催的是又够不上嘉宾或VIP,只能自我解嘲为意外获得流浪的自由。他人怎样解读难以猜测,因而也就不猜测。
  中午饭混了份儿工作餐,同新东家来的服务者一道。看见了楼下的校友餐,平均白发度明显高于楼上。明白自己在“校友”与“工作人员”间模糊的地带,同时也明白“工作人员”本身,就意味着还不是校友。确实,他们也多为在校生。突然怀疑起自己来:今来何事?新东家对老东家的支援,已经很到点和很到位,本人再一路跟随,又起个啥作用?
    想到了“看热闹”,即刻否定。因为此生就无看热闹的嗜好。想到了“打酱油”,竟把自己都逗笑了。遥想这座园子五十大寿时,井民还在今天这些地段上吆五喝六或狐假虎威着,也就区区十年过去,竟就蜕变成打酱油者,狗日的光阴!
  午餐后的闲逛中发现,日程安排中有校友报告。见时间临近,就不请自到报告厅。无胸牌,遭人异样眼光一番扫射。幸有尚且认得井民者,热情安排落座于前排。
  报告是连场。两个院士一个部长,都是冲出十里店的风云人物,流行说法叫“杰出校友”。三人中二人曾较熟,有过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当然井民是那个“被”。三人的报告肯定不在井民行内,换言之,井民是百分百的外行。一个外行听三个大专家的报告,听得进么?坐得住么?事先没有答案。好在本人的行事哲学一贯是:做事之前想太多,事情多半胎死腹中。有哲学家管这叫行事之前不寻求行事的理由。因为事情既尚未开始,也就无法确证理由的合理与否。于哲学嗜好上,诸如存在主义、意志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大师讲过的一些歪理,个人经常觉得还蛮管用。
  前园主、现院士、曾经的垂直领导登台。以本人的相貌正值相对稳定期,相信他能认出。何况被安排在头排。想传递给他的信号是:捧场来了。哪怕这捧场对满座的现场来说有些多余。
    有些出乎意料。报告人边掏眼镜边解释,眼睛花了,得凑近电脑才能看见了。结果是距离仅三五米的井民,事实上被视若空气。也好,这叫井民可以静心听他讲,讲生僻的“地球深时”,及其对未来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老实说罢,边听边生出股浓烈的科幻感,以及对地球前途与人类命运的深深忧虑。如果这是典型的杞人忧天的话,那对不起,井民得把成因归罪了他的报告上。不过,方法论上的“今天是理解昨天的钥匙”,被更换成“历史是决定未来的前提”,说是的地球哈,别想多了,让人想起霍金说的人类还有两百年。只不过报告人所述,似要稍微乐观些。就用井民这纯外行的理解,大概是地球的45亿年过往,决定了它未来若干年的走向:越来越热,诸多地球生命将在温度的逐渐上升中消失。至于热多高的温度,生命就维持不下去,结论竟然只是区区两三度。他还说,恐龙未必就是大型爬行动物。因为哪怕恐龙的脚印都大量被发现,地球上却没有找到一处恐龙尾巴的拖痕,只能说明恐龙不是在陆地上拖着尾巴爬行的。那么恐龙是怎么爬行的呢?他说,它是举着尾巴走在浅水里,所以留不下尾巴的拖痕。这就证明了恐龙时代的地球,尤其是地表的基本存在状态,应当不是今天的相貌。嗯,有意思哈。
  随后是另一院士登台。较之先前讲的地球变热是趋势,人类唯一能做是让那个热来得尽可能慢些再慢些,以让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活物,都能在不可遏止的变热中能够渐渐适应。这位院士的主题,是人类尽可能少用或不用矿物能源。主持人说,他这是在为地球提出降温的方法。这个报告很科普,完全不存在专业阻隔:大力开发地热资源。当然,寻找、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眼下人类还办法不多,还待台下学子多努力云云。
  第三位牛人登台,是地球人都知道前园副、现部长、两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得主。牛人年轻些,眼力好,一眼望见端坐的井民,打招呼,握手,让满座学子以为井民也是牛人。不过,比本园还年长一岁的井民,绝非是个随时把虚荣挺到前面的角色。之所以还坐那儿,是想听听,这位十里店风云人物,晋京履新后是在想啥、做啥。照他自己所说,此前在十里店的日子,基本就是大开发,确切说是在系列中国超级工程动手前,他和他的团队先期所做的研究。他在台上总结他自己行当十年的工作,及对未来的展望,井民却把那当作国家故事来听。大坝、大桥、大洞、高铁、地铁、机场、高速公路等,太多的世界之最,原只以为架桥、铺路、放炮、打洞者伟大,今日才知道,架桥、铺路、放炮、打洞之前的定点、定位、定方向者,才更伟大,或至少同样伟大。埋没他们的,是那些高高耸立的超级工程,太实在是过扎眼,以至大量前期的艰辛与付出,惨被遮到幕后。
  牛人眼下做环保高官去了,开发或开挖成为过往,保护或保持变成当今。但愿一旦官龄到,还是回归专业。感觉牛人在专业范围内,话语权十足,底气十足,气场也十足。
  如今三个冲出十里店的牛人,在全国牛气冲天,在世界也牛气可闻。尤其可赞者是,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归同一人领衔,这在川内大学是唯一。另外,三人中的两人,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得到“总理基金”,那可是当年包括重庆在内的大四川高校中仅有三人中的两位。有必要提及三位大侠的大名:王成善、黄润秋、翟宛明。前二位就职于成都理工,后一位执教在西南交大。幸好那会儿的高校江湖不兴神马985、211,否则“双非”的十里店校园,风头出得就太强劲。时光果真若白马儿从门缝里闪过,短短二十来年过去,三人中的王、翟早已晋升院士,黄则公认水平达及,只是党和国家另有重任。
  杞人忧天不觉降用到杞人忧园:王、黄二人,如今已成校友,服务母校的力度显然不及园中人。毕竟他们自有更多也更该的服务。“王成善第二”和“黄润秋第二”,抑或“多吉第二”,有么?多么?成梯队么?会断档么?曾经大四川高校“总理基金”三分之二归十里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由十里店同一人领衔的历史,能续写么?会再现么?从昨天听到的园主“双一流”誓言,似有信心,更有担心。
  说句不怕得罪万千校友的话,在校庆这个时间点上,很容易得出英雄史观的“正确”:再多的学子都是“零”,只有那少数牛人的出现,才让零变成一万、两万之类的实数。校庆时主席台上就坐的,报告厅里主讲的,鲜花和笑脸揽入怀的,校长讲话中提到名字的,嘉宾或VIP牌子挂胸前的,哪个非要说他们跟井民类打酱油的一样,除开政治地位、法律地位、人格尊严之类意义上井民赞成,其余任由人把两片厚唇说薄说穿,井民也还是不信不信就是不信。大学之大是大师之大,不是地盘之大,也不是大楼之大,更不是规划筹划之大,这是地球大学走向强大之通理。
    顺便想说,大学办校庆,校友回来看母校,看老师,以及相互看,想必道理已经很充足,无须多说。可是,校庆与在校生有啥关系?在连续参加了多个从985到211,再到一般本科院校的校庆后,得到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信念:校庆对在校生的最大利好,就是大量优秀学长来到身边,平常难得一见的牛人牛思,可供无偿欣赏与取用。从而在五年十年(通常大学校庆是逢五小庆或不庆,逢十必庆或大庆)里,有那么两三天,校园里会有高密度和高质量的教育。尽管那些教育多半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但其对广大学子心灵的浸润,却是非校庆日的常规教育所无法比拟。譬如昨天,三位杰出校友的报告中途没休息,主持人连放水的时间都没给,报告人也个个都不觉超时,最后整体过了吃晚饭的时间,满场的学子还是不舍得离开。这是出于礼貌,又不仅仅是出于礼貌。要知道,现今老师的任何理由“拖堂”,都不讨今天九五后们的喜欢。从这个意义上说,至少昨天进报告厅的学子已体会深刻:人在大学,遇上校庆,尤其是遇上大庆,真的是一件人生大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