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生
(2016-09-07 17:42:11)
标签:
老生新生老兵新兵责任感 |
分类: 个性随笔 |
不必为判定这生硬的词句锁紧了眉。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常有这样的突如其来与非我所愿。比方新兵进来的同时,原有的新兵立即被判定成老兵。所有所有的前人,都因新人的加入而直接判定成老。或许有人会问,总不能说老爸也是儿女的判定吧?还真不要撤回这个看似刁钻的责问,老爸真的也是儿女的直接判定。一个男人一辈子不结婚,或虽结婚不永不生儿育女,那他就只能一天天变成老男,而永远无法变成老爸。老爸同儿女一块诞生,与老爸由儿女直接判定,是同一命题的两个表述。
被判定为老生,意味着昨天都还赖以文过饰非的借口,也都统统被转让给了今天的新生。曾经因为不知,所以冒犯,如为人处事方面;曾经因为不懂,所以虚度,如成绩明显下滑。等等。上帝也会原谅新生的错误,何况那大多还连错误都够不上。可是从今天起,不知与不懂,就不好意思再用来做自己的挡箭牌。你都老生了,还连这起码的规矩都不懂?你都老生了,还连咋学习都不会?质问张口就来,却如万箭穿心。
糟糕的是,在你完全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被迫当起了新生的榜样。读这个专业有前途么?上那门课,有意思么?期末考试,好过么?万一冒犯了学校的规矩,可通融么?等等。新生眼里的权威是你,新生心中的榜样也是你。你要么引他们上道,要么带他们到沟里。
存在主义哲人说,人的任何选择都同时选择了责任与示范。譬如,你选择了从新生混成老生,就等于告诉新生,大学是可以这样读的。如果有人听信了你,那么你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唆人犯错。而如果你的选择是幡然猛醒,急起直追,那么你又等于是在为新生塑造迷途知返的典型。没法逃避,只要人类还成其为人类,任何个人的选择,本质上都肩负着为人类负责的重任。把道理讲到如此沉重的地步,不是哲人有意唬人,而是不经意敲打了人的魂灵。同理,成为老生的你,立即就肩负了责任,专属于老生的责任。这恐怕是你先前未曾预期的角色,当然也是你未曾想到的重责。你会很快发现,老师尤其是领导,会频繁用你来激励新生,当然也可能用你来教育后进。后者,你的角色不幸是负面典型。
老生最可贵的正是那个老。因为老,你有资格在新生面前炫耀、夸口,甚至吹牛。哪怕老生听来分明炫太过、夸太大或吹太胀,至少在一时半会儿,新生也多半会做出羡慕甚至敬佩的表情。因为老,也意味着你可能是老油条一根。比方你真的找到了大学管理难以规避的漏洞,屡打逃课甚至作弊的擦边球而不被老师逮住现行。如此逃课秘笈肯定是非老生得不出: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放假前不能逃,小假后抓紧逃;专业课尽量别逃,实践课能逃就逃。以及,要么上课现身五分钟悄悄消失,要么最后到课堂现身五分钟让老师看见,甚至干脆花钱买人顶替以让自己彻底玩消失。类似亚文化的校园流行,不客气地说,老生之过巨大。
类似还有“分不在高,及格就行”,“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大学大学,大而化之即可学”,“女生大睡美容觉,非说早上起不来”,“男生白天补瞌睡,只因晚上玩通宵”等等,也是老油条的经验之谈。它在初来乍到的新生眼里,功效犹如掺了药的鸡汤,貌似很香很浓,因而在相当部分人群里很得人心。可是它如果真是在人生最需要上进、最需要奋斗的时候,被灌进为此难免备感疲累的心田里,很可能就会立即化掉此前好不容积攒下的全部努力。大学为何总有类似灌药鸡汤流行,最大原因极可能是老生自己不愿上进,还想拉几个新生来垫背,就挖空心思为自己找出一堆无须上进的理由,并把这些理由病毒似地往新生身上扩散。
老生应有老生样。老生样大致是,脸上不再有青涩,不再有张惶;行为上不再有要么照搬中学式的学习,要么陷于中学不能大学不会的彷徨与尴尬。老生是从容的,坦然的,不急不徐的,有条不紊的。在老生的眼里,目标应当是越来越清晰而不是相反。未来能做什么,眼下当怎么做,心里已经有了定盘星。看那老生非同寻常地猛攻English,就知道,出国深造梦或外企求职梦,正在他心里接近苏醒。老生做梦是行动,新生做梦是幻梦。在有无奋斗欲望上,新老生似乎无甚区别,然在释放欲望的方式上,新老生的表现可谓一望即知。
哪怕是刚刚被判定的老生,其大学生涯也活生生过去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老生应当为此经常感到惶恐。老生应当时不时在心里自问,当接到远方父母的充满关切的来电时,除去生活部分,所有关于学习的打听与提醒,都当让自己暗自落泪或暗下决心。毕竟只需再迎进两三拨新生,自己就该走人。而走人时需要向父母交待的,虽未必是什么及时的回报,但一定是对过往岁月的骄傲或愧悔。哲人伊壁鸠鲁说,幸福就是灵魂的无纷扰。那么灵魂若被纷扰着,不管它是出于什么原因,所谓幸福就连门儿也没有。何况自己亲手葬送了最宝贵的一段年华,还非要说自己的大学无憾无悔,绝对是连自己也喝不下去又一碗灌药鸡汤。
没了责任感已属可怕至极,若再丢失了耻辱感,那老生真就可谓无可救药。问过去一年,在大学是什么感觉?答没感觉。问过去一年,在大学读到什么?答没读到什么。问过去一年,你在专业排名第几?答无所谓第几。问你才过了一年,就挂了那么多课,今后咋办?答虱多不痒债多不愁。问课程过去十几门,你需重修是几门?答大学生重修天经地义。问你大学读了三百多天,可觉常有秋波暗自来?答没感觉。若此,你的大学基本上可以提前结束了。当然那结束仪式绝对无人喝彩。如今校园最大悲哀,是不少老生对违纪甚至违法丝毫不引以为耻,反倒引以为荣。
过去的一年,如果连丁点的痛苦也不曾有,刚刚被新生判定成的老生,就一定有无法追悔的遗憾。你不曾有过任何焦虑,说明你不曾对某事上过心;你不曾有过任何认真,说明你不曾对某事当过真;你不曾有过任何彷徨,说明你不曾用心思考过此生。如果你只是靠新生的身份去抵挡滚滚而来的求学压力,那么在本质上,你就如同保护区的大熊猫,靠一辈子的卖萌去赢得生机。只可惜大熊猫真就能靠卖萌吃饭,甚至吃遍全世界,直到把自己家族从濒危吃成危急程度稍逊的高危。但你不能。或说人都不能。上大学时暂可由父母节衣缩食罩着苟且,一旦离开大学,所有上大学时的亏欠,都会随时给予你最疯狂的报复。
世人都爱说老生,我把老生比老兵。也是新兵来时,直接判定原先的新兵为老兵。也是新兵突然变成老兵后,肩上就有了老兵的责任。以及不管愿不愿意,承不承认,老兵立时就成为新兵的榜样。那么就且听听麦克阿瑟怎么说老兵。据说这位总是叼着大烟斗的二战名将,在一番“不擅言辞”客套后的精彩演讲中,留下句“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的名言,其精要就在于:心怀不息斗志的人,越老越不轻言退却,越老越不会被轻易击垮。他们身上的旺盛斗志如干柴烈火,只会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因柴尽而自己渐渐熄灭。突然觉得老生犹如老兵,他们的老,是意志品质的更顽强,经验能力的更丰富,以及距梦想的实现更接近。老生甚至不会自己凋零,哪怕他终将被新生顶出校门。
是时候认真检视自己那逝去的新生岁月了。你是否成为新生暗中传诵的防火防盗防学长中的最后那一防?你是否已经在新生耳道里成为老师每每用来警示他们的后进典型?甚至,你是否还在做着虚幻的梦且似乎还长梦不醒?你在怎么混,将成为新生依样去混的重要依据;你在怎么做,将成为新生竞相效仿的直接榜样。更关键在于,现在的你,是未来的你的起点和转折点。而起点的高低,转折点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你未来能达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