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85)
(2014-11-20 12:10:31)
标签:
土豪吊灯欧洲人影视剧装修 |
分类: 校园轶闻 |
认真清理过广告与现实的如此背离,赫然发现,原来是马云那俊丑小子惹的祸。店商个个装饰豪华,店内妹纸帅锅待客热情,可那都是盯着钱钱的装扮,所以他们的东西即使是好,也必然很贵,还不要说未必一定就好。一众潮人于是店内相货,手机拍下,网上搜得,坐等送货上门。除去“打开”本身具有无可替代的乐趣外,就真的是便宜一大截。
过程中,去过本城一家灯饰城,超巨大,跟国际会展中心酷似。拍下场地一角发往英伦,那边以为摄于伦敦波士顿或开普敦,那晓得真实地点在本城三环外。最叫人吃惊的是,该灯饰城大多店面已关,少数勉强开着的,也真的是门可罗雀,或说顾客少于店主加上店小二。打探了几款传统或新潮的品种,确证,贵得吓人,难怪顾客稀少。就想,此城与此业,怕已深陷恶性循环:因为买主少,所以生意秋;因为生意秋,所以卖得贵;因为卖得贵,所以买主少;因为买主少……神似一个著名俄罗斯寓言:地在哪里?地在鲸上;鲸在哪里?鲸在水上;水在哪里?水在地上;地在哪里……
不禁想起某君,刻意保留了挑高六米的客厅,着意打造一盏豪华吊灯凌空垂下,一弯华丽楼梯蜿延而上的壮丽意景。照井民直言不讳,此君是中了影视剧的毒,抑或拿自家那百八九十平的净面积,当了传说中的巨富豪宅。不可否认的愉悦是,当那盏少则数千、多则数万的吊灯高悬垂头顶时,所营造出的自豪与自喜,肯定是他人的无法感受。困难只是,那巨无霸独占二三十平的客厅中央,多看几眼就会发现比例不免有些失调。倒未必是平时是否舍得开灯、打扫卫生时是否方便和安全,因为后二者都是可以用人民币解决的。时下流行语之一恰是:啥问题能用人民币解决,就不是啥真正的问题。某君唯独不缺钱。
还是井民实在,狠心削去一半的空间,硬从中挤出个书房。灯之困随之得解,厅之窄由此不彰。这在上述某君眼里,立即就被解读成老土。一则,谁现在还吊那么萎缩个灯?二则,整那么个大个书房干啥?井民自知辩他不赢,也辩他无意,就专程去了其正豪装着的府上,吃惊地发现,在其所有的陈设布局中,储藏室有了,会客室有了,茶室、麻室等等也都有了,真还就没有书室或书房。惊问,那么你的书往哪儿摆?得到的回答斩钉截铁:哪个现在还读书?提醒看官注意,某君职称教授。断不能由此将其理解为不读书的教书人,最合理推测是:他读网,或读盘。再强调一句,此君的专业属工。
装房现场无异小江湖一个,当上千套房在一个大致相同时间里开装时,此江湖即刻显出英雄本色。不,确切说,是一堆砖头水泥过去,方才看出谁是真正的土豪。好似那位投资大师的名言,“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之类。有个平时不咋不咋的主,据说光是装窗户、封阳台,就整出去十几万。打死不信的井民怀着浓厚兴趣追问:一平方充其量几百块,咋可能整出那么雷人个数目?得到的回答是:人家用的材料是二千七一平方,你算算,那么大个面积,总共得有多少个平方!一番四则混合运算后,轮到井民及小伙伴无一不惊呆。因为井民及小伙伴做同样的活,连二百多点一平方的料,也还跟人家讨价还价。有哥们儿于是感慨,不咋不咋,屙屎大耙,以及,人与人不同,花有别样红。
当然,自家挣的钱,自家花出去,咋花与咋挣,都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在人家眼里,说不定还会暗笑,瞧你那副作古正经相,这回终于遭遇钱到用时方恨少了么?看老子这窗户的档次,给震住了么?从俺这窗户的档次,已推知俺屋内的档次了么?……所以还是阴悄悄羡慕妒忌恨为好,千万不要向土豪暴露:其实俺们也想土豪,只是土豪不成转土鳖罢了。
于是暗转品位路线。此一转向,果真发现,在装房这档事破事儿上,人的审美品位或欣赏品位,真还无法统一,甚至表现得极具天地之别。
找到的公司或游击队,无一不问:啥风格?欧式,还是中式?古典,还是现代?招数估计是先打懵,然后带你入瓮。说句老实话,虽说也走过欧洲几国,真还没注意到欧洲人的居家,到底是啥款式。尽管也看过几张图,当然主要是影视剧上的图,也至今不知真正的古典或现代,究竟差异在哪儿。
郁闷中像是得老天启示,就见三环外某路边,有个“欧洲城”招牌,于是忙忙慌慌赶过去。顺便强调一下,是有土生土长欧洲人陪同去的。结果是除了付出几十块人民币的油钱,就是得到土生土长的欧洲人明确回答:欧洲没这款式。以及说这话时,他眼里分明的大惑不解,或许还有若隐若现的嘲笑。不过,欧洲不小,国家也有些多,人家又没说是英式法式或德式,原则上也没错得太离谱。倒是在装房现场,循着公司的布标,井民很容易就找到了声称的欧式,哦,原来,这帮大小土豪们的理解是,所谓欧式,就是把直门整成拱门,方窗改成圆弧,以及室内摆些山寨的大卫或维纳斯。当然,还有欧洲影视剧里曾出现过的大吊灯。
罢了,审美情趣与欣赏水平,从来都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东,法国有年的高考,哲学题之一,不也是“是否能用说服,让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审美观”么?估计那帮法国考生,也是答得七嘴八牙腔的。
就说说装房过程中的斗智罢。不幸的是,在此一似乎学府人当明显占优的角力中,井民听到输家,恰恰大多在学府。最典型要数团购,尤其是打尊师重教牌的团购。千万别忘了,过去的时间段里,正好有个可资利用的节日,雅名教师节,本楼盘恰好又多为教师新居,所以尊师重教的牌,前前后后,几乎让商家用了整三月。其实那是套堪比移动和联通营销的手段,无非是将一堆概念集中起来,再加上一组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游戏,高知、中知们竟然就被说动甚至感动了。证据就是他们职业自豪感被唤起,常人警惕性遭屏蔽,真就相信给自己的东西,远比给别人的便宜,于是下单或交订金。待到货比三家后,方才醒悟过来,这世界,所有的消费者其实都是猪脑壳。自然就有接二连三的退订金,甚至退货,结果是纷纷面临昔日那张笑得稀王八烂的脸,骤然变成大理石面板,以及退的手续,远比订的手续麻烦。
过往的装房见识在井民,已然沉淀成一个伪哲理:人生在世,欲装不易。无论是装酷装傻,还是装B装房。
前一篇: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84)
后一篇:上周要闻点睛:等着瞧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