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65)

(2012-10-21 18:09:22)
标签:

存在与虚无

西方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存在与时间

哲学体系

分类: 校园轶闻

    来了个大家,著名985园子的。受聘,做报告,指点迷津。园副代表忙于一个全国会的园主,当众向大家颁发聘书。“兼职教授”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大家拿到胸前一贴,算是定格,噼哩啪啦,就进入业余摄记的镜头,同时进入本园的史册。

    非是本人的刻意,只因饭碗决定,井民勉为其难地客串主持。操着川普对大家说了句,“今后,您就是我们的教授了……”,大家笑纳,园副咧嘴,台下鼓掌。只是这一异动搅昏了井民的脑袋,竟把接下来的重要议程给搞忘了,径直号召台下:“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以极其热烈的掌声……”

    台下倒是有了热烈的响应,台上却不见大家有讲的意思,反倒见他偏过头来悄悄提醒:“别忙,你们领导还有话……”,这才醒悟过来,赶紧公开认错,并迅速补上那重要程序。

    闲话少说。大家毕竟是大家,自北大博士毕业以来,二十七八年漫漫学途,始终就盯着“独生子女问题”深挖。如今不过是略掏卡片几张,演示PPT几幅,就让台下数百师生深感闻所未闻,眼睛始终圆睁不闭,双手则经常不由自主噼啪相击。

    两个多钟头的报告做完,二三十分钟的现场提问,老师们表现始终矜持,学生们正好抢占了难得的良机。大家与学生的互动非常好,大家满意,学生满足。不妨说,也是收了“双赢”之效。

    再次轮到井民主持。好标新立异的毛病,使得井民没跟通常的主持样,概括或重复报告的重要观点,盛赞听后的种种愉悦与收获,然后鼓动最后一次“极其热烈”的掌声。而是临时起意,拿大家的名字玩起了析字术,称初闻这个大名,以为是笔名,标准的金庸笔下人物,“风行天下,笑傲江湖”么。今日得以亲见真容,方知人家那既不是笔名,也不是小说中人物,但那大名反倒更加如雷贯耳。就见大家不禁笑开了嘴,台下也噼噼噼地拍起手来。

    悄悄扫视园副,有点担心他觉得玩笑不当。扫的结果是不见园副,这才反映过来,人家完成那重要程序后,就忙更重要的事情去也,这才多少自我宽慰到不禁自嘲。不过,台下的师生也未必尽是赞同者。只愿他们大多了解井民,晓得此人的言语毛病,通常远比他的丑相更惹眼。

    万万不曾想到的是,在散场的乱纷纷人流中,一个矮小的女生截住了井民。女生双眼紧盯地面,然神情由此更显坚定:“老师,我要跟你学哲学……”

    此时,此处,此人,此问,直令还在报告中激动着的井民,一时半会儿反应不过来。待终于回过神来,方才认真接下女生的问:“同学,请问是哪个学院……”

    女生依然看地不看人,随口报出个学院的名字。“还好,不是本院的。”

    正庆幸着,又听女生问:“请问,可不可以?”再说多少有点麻烦,井民也毕竟是老师,咋可拒绝学生的学习请求?只好回答:“当然可以”。

    不过,心中的系列“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想学哲学,为什么想找井民学哲学,实在是有些参不透。要晓得,这些年,啥专业都轮流走俏过,唯独哲学始终冷。当然,井民这里是把七七七八两届情况排开了的。那两届,读啥都俏,整个读大学就俏么。可市场经济下的今天,大扩招后的学生,谁会喜欢既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还成天胡思乱想的哲学呢?浙大四年前允许大二学生选专业,最终留在哲学系的,四五千同届中,不就两三人么?

    不过再有疑惑重重,也容不得扔下大家问个仔细,只得要匆匆向女生说明,本学期井民有门哲学课,讲恩格斯的原著,在哪天哪个教室,欢迎有空去听。

    不料,女生却并不在意井民时下的公干,也似乎不赞同听课,仍强调她要“跟你学”。

    情急之下,只得给女生留下手机号,说发短信打电话都可以,“我们相互学习,共同切磋罢”。似乎得女生认同,这才赶上已经等在一旁的大家,邀他与兄弟伙们共进午餐。

    哲学女,姑且这么称呼那个痴迷哲学的女生罢,大概就这样走进淡忘罢。当老师久了,自称喜欢文学,喜欢历史,喜欢这样,喜欢那样的学生,多了去了,但大多交谈了,也就相忘于江湖了,并不再有下文。想来哲学女也不会例外。

    昨日,赴侄女的婚宴,兼帮着张罗陆续赶来的亲朋好友。正忙得比上班丝毫不差,手机就响了短信提醒。

    一看,立马得知是哲学女发来的,虽然井民没留她的号:“老师,我想读《存在与虚无》,应当怎样才能读进去?”

    很是吃惊不小。现如今,就算是哲学系的学生,还有几人真正去读《存在与虚无》、《存在与时间》?两书可是非但晦涩难懂,且极易把人脑袋给整痛。

    就觉得哲学女有些选择失当,赶紧回复:“为读懂那玩意,最好先读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哲学家开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之类,然后再读现象学,胡塞尔之类。因为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萨特等,都说自己是现象学的学生。把那些都大致读了,再从外围接近那个《存在与虚无》,否则,读不进去。”

    很快,短信再来:“请问老师,如果系统学哲学,一般大一先从啥学起?”

    赶紧匆匆回复:“一般先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然后按时段,读各个时期的哲学经典。另外,为能够阅读中国哲学史,还要专门学古代汉语。”

    大约两分钟后,短信再来:“除了你说的那些,还要读些什么?比方大二、大三……还有,怎样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顿时感觉心里一震。犹豫了一下,还是回了:“刚才说的就是大一。通常读哲学经典,是大二、大三的事情。至于‘建立哲学体系’,我就不懂了。慢慢读罢,本科都要读四年呢!”

    不到一分钟,又来短信:“如果选教材,哪本最好?”

    这时正好有亲朋来,赶紧笑脸打发,遂匆匆再回复:“三两句话说不清。你到图书馆查查罢。另外,学哲学与学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要悟,要思,要有慧根,而不仅仅是要学,以及要有学的热情。”

    不想这回,招来的短信很自信:“我就是对哲学很有兴趣,有意报考……”

    既然人家这么执着,就不能再无情打击,于是赶紧鼓励:“那就好,祝学成!”

    随即,短信又问:“川大哲学系,你了解么?”

    坦率地说,有些累了,也有些烦了,就冷冷地回:“请上他们系的网上查。据我所知,他们的宗教学,是全国最好。”

    这回的短信很个性:“高考时,我就想报他们,都参加了‘免推’了,只可惜,后来的高考成绩不理想……”

    看来,该女生喜欢哲学,真还不是进大学后的一时兴起,更不像是对现专业的失望。

    不过,总觉得一个女生,如此执着于哲学,似不是啥好事情。就想了想,特别发去忠告:“提醒一下,哲学史上几乎没几个女哲学家。”

    这回,短信似乎来得稍慢些。待到手机一响,跳出如下几字:“明白了,谢谢!”

    同学,你是把井民的提醒当了挖苦?还是真正地明白了?到底,你那“明白了”是啥意思?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还有,你的“谢谢”,是真谢,还是失望?

    嗨,婚宴之余,一番短信往来,倒让井民这个校园老江湖有点闹不懂了。

    就看今后哲学女还会否再有问。若还有,真的当寻思该怎样劝她迷途知返,最多把哲学当作爱好。若没有,那就得反省反省自己,是否又一次地说话不注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