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暴雨冲出来的精神

(2012-07-23 10:49:39)
标签:

天气预报

排水系统

暴雨

喉舌

精神性

杂谈

分类: 个性随笔

    大雨刚下,斜眼教授孔和尚就发微博,“孔和尚出门看热闹,喜看首都成泽国”。不要骂和尚幸灾乐祸,此贴恰恰道出和尚的本真。和尚与其凤,城皇庙的鼓槌,一对儿。

    雨水刚退,喉舌就鲜亮喊出“北京精神”,尽管只褒不贬,只颂扬不反思,还是可以理解。对喉舌来说,大灾过后的首要任务,是鼓励,是弘扬主旋律,然后才是总结经验和教训。

    只是百姓未必买账,牢骚话“被一场暴雨彻底打败,城市建设极其失败。还‘闪光’……”,也该理解,因为那是百姓的直感。百姓是直感过日子、下判断的,像“精神”且“闪光”类,有理由不感兴趣。

    还有挖苦,“最‘闪光’的就是包容,包容了这低效的城市排水系统。”话丑理端。中国百姓是地球人中的最好,这优质的民族品格,毛邓两爷爷都曾夸过的。

    至于说“‘闪光’的不只有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还有很多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他乡人”,多少有点过于较真。喉舌所提“北京精神”中,肯定包含“北漂”和“首都人”。值得注意的是,喉舌若在现实中“首都人”与“北京人”有差别种种前提下,将“北京精神”叫做“首都精神”或“首善精神”,逻辑上可能就会更周延些。

    一场暴雨,带走鲜活生命37条,经济损失近百亿,确实难以让人相信。网民牢骚,“一大国的首都,仅仅是一场暴雨,就白白丧失了几十条无辜的生命,叫人情何以堪?……”,“走在路上,天上下雨,就被淹死了——离谱!”,“街头一再变河道,阶梯一再变瀑布”,“修那么多高楼高铁,连个排水系统都弄不好”,“不是排水系统有问题。我们的路是为太阳修的”……当是可以理解的精神发泄。而用幽默和自嘲来表达,则是网民或百姓再宽容不过、再文明不过、再理智不过和再文雅不过的铁证。

    龙应台早就说过,“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刚刚过去的这场京城暴雨,无情验证龙女士堪比世界杯上的“章鱼帝”。其实龙论早已被国内多座城市验证,都是天下大雨,街道上就“看海”之类。

    “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官员喜欢看得见,所以看不见的都逊。这种思想或精神,是发展观中的最可怕和最危险组成。遗憾是,各地还都不缺这种思想或精神。

    看到伦敦正为马上开幕的奥运会忙碌,突生庆幸,幸好北京奥运会不是这届。

    人毕竟是地行侠,再住得高,也得下到地上办衣食、上下班;再飞得远,也得从机场上云天,且还得从天上回到地上。城市建设中那事实上的“见上不见下”思维,可是从根本上违背了“人本”、“民本”与“生本”?可是另一种的“见物不见人”?就不相信相关官员或专家真的会认为,人完全可以离开地面,活在楼上和天上。

    见到不属于“北京精神”的精神性东东,如往被迫停靠暴雨中的车上贴罚单,如趁水打劫的黑车和黑店,如不顾洪水淹到半截轮胎依然照收过路费,瞄准的,都是物质性存在,采取的,也都是物质性动作,但脑袋里暴露出来的,却是精神性的问题,即“管理就是收费,治理就是罚款,危机就是商机”思维在惯性发作。

    当然,上述精神性问题,也不能简缩成“精神问题”,更不能算在“北京精神”中。但生在北京,活在当下,面对灾难,竟能想到那样去做,这种“精神”,等“北京精神”宣传和弘扬得差不多后,也得好好修理修理才是。

    有气贴如是说,“有本事把罚单贴到天上去呀?是天上下雨,才造成塞车的呀!”那是不带脏字的骂人,属于雅骂。而那句“机场高速收费站不顾排队车辆熄火的危险,照旧收费不合情理”,就是克制住出离愤怒的说理了。

    还有那些平时总是对网络,尤其对微博有仇气的官员,成天嚷嚷“关管杀”,这回恐怕得转变观念了。要是没有微博,那么多 “打着双闪”的车,就不可能自发成行。而他们若不能成行,今日喉舌颂扬的“北京精神”,就会损失占比极重的一块。

    抛开经常泄愤和恶搞的那面不论,关键时刻,尤其是明显官方或政府也措手不及时刻,隐藏在那虚拟空间背后的美丽另面,就会起到动人心魄的自助与自救作用。汶川地震时的成都的哥如此,京城暴雨时的私家车主亦如此。所以,对微博,该爱还是要爱,该支持还是要支持,不要只想到恨,只想到怕。

    京城暴雨无疑是天灾。可真要是把一切都归罪于天,埋怨天,则又是个精神问题。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水患安危居然听天由命,至少是思维的倒退。因为同在京城,600多年前修的团城,处雨不惊。有专家说,那是因为“服务皇家”,言下之意是不计成本。可恰是专家这一说,又暴露出精神性的问题:服务百姓,就可以能省则省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