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一种高级迷信”、“文史哲是文不聪的渊薮,从那里出来的人多半不具有科学世界观,反科学,爱哲学,挺中医,将贻害社会”、“哲学能提高人的境界和精神,酒精和汽车轮胎也能”……明摆的疯言疯语,谁理谁疯。
问题是没有证据表明,说这些疯言疯语的人疯了。反倒是有证据表明,说上述疯言疯语的人,是搞科学的海归教授,时下供职于中国“长青藤”之一哈工大,属最人中理智、最清醒、最严谨那拨。
可是俺们听话的人也很没病。神智正常的俺们,与更该正常的教授,咋的彼此间就没了共同语言呢?
就只有乱猜教授说那些疯言疯语的原因了。
一个可能,是教授朋友的女儿太冥顽不灵,硬是不听教授报考“人大好专业”的规劝,偏要拣北大时下最衰专业之一的历史。海归教授硕大的自尊心,被一个黄花闺女严重挫伤,情急之下冒几句激愤之言,可以理解的哈。作此推测的证据,直接来自教授微博那句“一个文科傻妞就此诞生”,以及随后那句恨铁不成钢的诅咒:“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另一个可能,是教授在海外中了科学教的毒。世人有所不知,太过执迷科学,太过相信科学,以至认为世间一切问题、人间一切烦恼,都可以并且只能由科学来终解,信到这种程度的人,不管他是科学大家,还是平头百姓,基本上就属于中了科学教的毒了。既然中了科学教的毒,除科学外的任何学问都会咋看咋邪乎,也就怪不得教授了,主要是由不得教授了。谁见过中了海洛因毒的人,能控制自己的言行?
再有一个可能,是教授可能在自身成长的某个阶段,曾经被文科所灼伤,元凶极有可能就是史学文学和哲学。要不,他怎么会那般刻骨仇恨这三学科?这也不是俺们的凭空猜测,教授微博中也有蛛丝马迹:“文史哲是文不聪的渊薮,从那里出来的人多半不具有科学世界观……”。只是教授一激动,恰恰就忘了,进“文史哲”本来就不为培养所谓“科学世界观”,从那里面“出来”,精神中没这个玩意儿,一点儿不奇怪。倒是从那里面出来,“科学世界观”竟壁立,那才稀奇古怪到家。在这点上,教授还是把自己“科学独尊”的信仰,以及科学教原教旨主义的立场给暴光了。
还有一个可能,是教授也玩“语不惊人死不休,语不雷人使劲诌”把戏。推测教授最先的微博粉丝队伍并不庞大,关注率也不理想,偏偏教授又是个喜欢网络露脸,追求虚拟名气的角色,一狠心,走了“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那路。由此推测,教授年事应当不算高,说不定勉强算得上“愤青”一族。若这个推测成立,教授不仅像时下某些文科捍卫者所诬的面目可憎,反倒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可爱、小清新。
最后还有个可能,那就是教授嘴上说的,是不分中西、不分古今、一律通杀的“文史哲”,心底里其实想说的,是时下中国的这三门学科状况。若真是后者,教授的话顿时就去疯大半。甚至,井民类文傻还可能予以相当程度的认同。可即便是这样,教授也显得一点儿也没有自己所迷恋的“科学精神”。因为就连井民这种毫无那“精神”的人也耳朵听起了老茧: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等,是所谓“科学精神”的大致。那么,教授文面上不加区别地对天下“文史哲”通贬,也算哪部分“科学精神”呢?
推测一阵,可能的“可能”似乎都用干用尽了,还是觉得不能理解教授为突然发疯。
突然就醒悟:教授是否以那种独特的方式,给广大网民出了道科研题?或出了道测试题?用以进行自己的某项研究?
若是,教授还真是狡猾狡猾的。若不是,那就是冒丢海归教授脸的风险,用最具弱智特色的题,挑战整个中华民族的智商,侮辱天下所有智者的判断,考验广大网民的文明用语程度,以及多数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