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对俄罗斯说再见的时候,突然想起行前高人的耳提面命:俄罗斯已远远落后我们……你们此去要想到吃苦,想到受调教,想到受夹磨,想到重回计划经济……等等。
脑袋于是就始终作相互的比较。这不是两国GDP总量与人均分量的比较,也不是两国民众生活感受与幸福指数的判定,而是摆在表面的观感。这是粗陋的,却是直接的。有时,粗陋和直接的,比精细和间接的,于匆匆过客,更实在,更深刻。
闻名遐迩的莫斯科梅谢德涅沃机场,与08奥运启用的北京机场相比,是20世纪与21世纪的世纪之差。历史文化名城莫斯科的市政设施与同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相比,是至少十年以上距离。圣彼得堡、罗斯托夫等俄罗斯大城市的机场与中国上海、广州、深圳甚至成都的机场相比,至少落后十来年。至于摊在整个俄罗斯大城市街面的建筑,与同样摊在整个中国大城市街面的建筑相比,只能说俄罗斯的显得更有文化,更有品位,更厚重。而中国的则显得更洋气,更现代,更新潮。前苏联时就名扬天下的著名国有百货商店“古姆”,内部陈设之豪华与风格独特,是中国任何大型超市和卖场无法的企及。当然中国那些商场的气派和现代,又是俄罗斯“古姆”的不及。
莫斯科城中央那条大道,单边就是7车道,其宽阔的奢华或奢华的宽阔,是中国任何城市目前的不敢想像。著名的红场,与同样著名的天安门广场单论大小,简直就是篮球场跟足球场相对比。莫斯科奥运会主场卢日尼基体育场,不仅没法与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一较高下,就是同上海、深圳的洲际体育场馆相比,也明显落后一截。故宫比起冬宫来,从建筑外观到内部陈设,像极土老肥宅院与皇家宫殿的区别。中国的新国家美术馆只是在馆舍规模与相貌年轻上略胜一筹,俄罗斯的艾尔米塔日则在名气和洋气上更占上风。莫斯科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的气派与名头,北京还找不到可一较高低的对手。莫斯科市区的森林覆盖率是令人羡慕的奢侈,中国的任何城市都无法与之比肩。
感觉上,时值晚秋与初冬,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样态,似乎未必比高人强调的那么艰难。拿俄中两国先后进入的汽车社会来说,莫斯科几乎是户均两辆,中国的京津沪深广等,恐怕未必赶得上。再看街上的跑的汽车,他们有拉达,我们有奥拓,扯平。他们有各种豪车,我们也有豪车各种。他们那儿常见的加长版悍马,我们这边似乎少见。品级相似的汽油,他们那儿不到人民币5元一升,我们则不下7元一升。他们没有高速公路,但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收费。他们有太多的草地林地可供晒太阳和烧烤,我们有更多的奇山险峰任人户外体验和攀爬。
俄罗斯的商品房不便宜。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房价均贵过中国成都,大致与京津沪扯平。但莫斯科居民普遍郊外有别墅,周末周日多举家大出行,这种生活方式,中国首都或大城市,恐怕很难实现。没有高速公路的他们,堵车的时候不逊中国大城市,车跑起来的时候却普遍比中国快。听司机刘说,他经常在路上把伊维柯开到时速160公里,还只敢顺着边道走,因为左右仍然尽是超车族。俄罗斯有限速,但警察通常不管,前提是只要道路畅通。俄罗斯司机酷爱狂奔,前提是只要前面没车。刘司机说,他有次问一个俄罗斯人,为什么开那么快?那人回答,我前面没车,为什么要慢?所以,说他们现在干啥都慢腾腾的,并不完全正确。
俄罗斯人的行车和搭车,有个颇能见微知著的现象。在莫斯科街头,只要你肯拦车,就会很容易地有车停下捎你走,不给钱。当然不是太绕。起先井民打死不信,后来终于亲眼得见,这才不再质疑。井民认为,做到这一点,需要司机和路人双方彼此怀有高度的信任。这在我们这边一时肯定做不到。眼下如果井民开车路遇一女,招呼她上车,她多半视井民为色狼。遇到路边一男,招呼他上车,则可能有遭他打劫的担忧。即使这些都不会发生,井民也不敢捎带任何人,因不敢相信那路人不是城管或交管的“钓钩”或在“钓鱼执法”。他们的人与人之间,我们的人与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差异,不必多说。
若论他们的生活品位,恐怕账面上富有的我们,也还得甘拜下风。至少莫斯科人喜欢听音乐会,看歌剧,参观博物馆,成都人喜欢喝茶,搓麻,进农家乐。虽然这主要是文化差异,但在这种文化差异的背后,恐怕也涉及足够“弹药”的支撑和习惯的养成。以井民为例,不是天生就不爱看芭蕾舞,也不是生性就不喜听音乐会,同理,也不是本能地反感参观博物馆,而是打心底清楚,这些爱好高雅,可支付这些高雅爱好的票子,总是跟支付吃穿行住的票子打架,偏偏又打不赢,也就无法养成与兑现了。
住地旁有个超市,短暂飘进去过。匆匆几眼得知,牛奶比成都的便宜,鸡蛋不比成都的贵,面包是他们的当家主食,肯定我们无法与之比价格与质量。他们生活必须品的贵,主要贵在水果和蔬菜,跟我们的贵主要贵在肉蛋奶,恰好是大哥与二哥。吃以外是穿,那要看穿什么。穿一般,与我们大致相似。穿名牌,与我们基本同贵。我们擅长的绵货比他们的便宜且质量好,他们擅长的皮货也比我们更价低且品相更佳。再回头说他们的住房,是与我们的差不多贵,但他们的房子普遍墙厚扎实建造成本高,屋内冷热水在9成以上的家庭普及,我们即使是北方城市也未必已经做到。
如果再想想他们那两个中国大的国土,不及中国零头的人口,全球唯一完全可以资源能源自给自足的国家,以及良好的高等教育,扎实的工业基础,出色的科学研究,优秀的国民素质,完全可以推知,一旦他们喘过气来,井民同意园主多次的感触:俄罗斯必将是我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当然,未来的事情都难得说。仅就当下论,他们有些东西确实我们只能视之为落后或僵化。比方“干活的全是老太太”,乃至窗口行业效率那么低。比方由于环保考虑不许私人洗车,否则警察逮住一次得罚款几大千卢布,但政府提供的洗车场的每次洗车价格,却要人民币百元。于是政策造成大量莫斯科人干脆不洗车,以至满大街跑的都是前后牌照双模糊的车,真是委曲或埋没了那么多的奔驰、宝马,也严重损害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比如他们的航空业那么发达,机场却迟迟不肯扩建,以至于仅仅因为容量有限,安检或登记处无论排多长的队,都只开一个或两个窗口,一个个地慢慢来,直令“老外”们等得心头鬼火冒。在这些地方,中国就明显先进和现代了。在中国,窗口行业的所有一线,非年轻不要,仅年轻也未必要,以至中国这边多是些手脚麻利、反映敏捷的角色,玩电脑跟玩游戏似的,打发排队的人比打发叫花子还快。
行前的高人指点,还有俄罗斯治安。除令人头皮发紧发麻的“光头党”,还有假扮警察勒索的骗子。或许是正因为预先有提醒,井民一行多防范;或许是井民一行运气好,楞就没遇着。总之整个访俄行程,井民一行丝毫没有感觉到任何财产和生命的威胁。倒有一个深刻的感触:井民一行的行李,总是撂在车上就不用管,吃饭撒尿尽管放心去,司机也会提醒不必拎上。而在我们的多数地方,这种情况恰恰是司机不许把贵重东西留车上,肯定会提醒把值钱的东西拎下车。请教过一个留学俄罗斯8年的学子,问行李放车上可放心,学子回答斩钉截铁:放心!俄罗斯人不偷不抢不顺手牵羊,他们视这为极端丑恶与耻辱。或许学子所说过于美化,但能够让他如此“过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与南联邦大学教授们座谈时,被刻意提及刚刚的中国“神8”对接“天宫”,表扬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让井民一行顿感脸上荣光焕发。可教授表扬完后的补充,却是“如此动作我们已经在前几十年就做了”,让人不禁立马收住得意。再有他们对我们“经济还会狂飙多久”的质问,既是对我们经济未来的怀疑,也是对制约我们经济难长期可持续的幸灾乐祸。尤其是校长简短讲话中提及的合作意向,首推能源、军工等,透露出在相应领域的自信及对我们的了解。静下心来认真想想,想想我们的劣势,想想他们的优势,就会觉得他们的复杂心理,也不完全是伏特加喝高了。
总之,高人先前的提醒也未必尽是高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