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井民博客
井民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052
  • 关注人气:13,8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马“二人转”比春晚更精彩

(2011-02-10 13:27:02)
标签:

马东

春晚

肖鹰

杂谈

分类: 好看时评

    今年春晚好不好看另说,马东肖鹰春晚后演的二人转,则是绝对的扯眼球:一个是清华大学美学教授,一个是相声名家马季的儿子兼春晚总导之一。一个是自以为话语权十足的精英,一个是自以为大雅到大俗的名导。一个是自称“没看”却能把今年春晚批得体无完肤,一个是怒而开骂不惜直接间接语中带脏。

    可笑那名角之一肖教授,似不知发网言不是写论文,完全没有必要在真名实姓上戴顶“清华大学美学教授”的高帽。戴了如此高帽的肖鹰教授,正颜正色扮演起春晚批评家的角色来,难免就让人看了觉得滑稽。

    恰恰因戴了那顶“清华大学美学教授”高帽,原本“《捐助》的笑点是‘两个光棍争一个寡妇’,《同桌的你》的笑点是‘两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吃醋’”之类还算精彩的概括,就变成十分的不靠谱。哪有美学教授这么批评俗文学作品的?倒是一般网民这么说说也无妨。

    至于肖教授说“因为对春晚的失望,今年根本就没看春晚……”,逻辑的结论当是“今年春晚不予置评”。结果,却洋洋洒洒几大千。若把今年春晚与人大裸模苏紫紫相提并论,意指二者都是愈骂愈亢奋型;若称今年春晚收视评价调查,再次出现央视官方调查与民间网络调查的 “惯例性悬殊”等。虽不乏道理,但也因“根本就没有看”,而完全丢失发言权。

    如此头戴高帽说事,便是背鼓上门——讨打。马东点评,“‘学者’是个很尊贵的称呼,适合别人恭维,自己谦推,所以很多大学里的学问家总称自己是‘教书匠’”,不知是否能把肖教授点醒。生活中谁个张口闭口自称“教授”,尽管他真的是教授,别人也不会因此肃然起敬,或觉得他的话更有分量。

    好笑在,只是在马东的回骂惹火网络后,肖鹰教授似乎才突然明白,戴着“清华大学美学教授”的高帽子,对己对论战不那么有利。遂以一句“这篇文章的文字和文风,离我想像的马季先生的儿子应有的素养差距很大”,先自熄火,回归清醒。

    至此,肖鹰那颗似嫌膨胀的脑袋,终才钻进高帽“清华大学美学教授”里。

    另一名角儿马东的反应,则是缺乏名人之后与国家大台导演应有雅量与气质。

    身为相声名角马季的儿子,回应他人的质疑时不讲究语言艺术,而是直接借鉴泼妇骂街。就算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的美学道理说得有点乱,质疑的声音发得有点偏,毕竟他通篇也只有挖苦没有谩骂。什么“劳驾您把明年春晚的节目也一并评论了算逑”,骂人带脏。国人都晓得“逑”是啥,尤其是《让子弹飞》上演后。什么“不是酒后信笔,就是事后无力,反正已经不听使唤了”,骂人没带脏,但“事后无力”的潜台词,中国人也都读得懂,比不带脏还脏。

    倒是这几句回应肖鹰的话,“节目一入您的法眼就‘快乐得不够美’”,“不用看春晚,您都洋洋洒洒一篇长文,你的美学功力真是了得”,以及“为您的学生们缴的那点不算便宜的学费泪流满面”等,见功力,有劲道,打击有力。只可惜,给淹没在那些粗俗和潜俗的话语里了。

    身为央视春晚总导演之一,马东的回应是气急败坏加暴跳如雷,而不是本该的摆事实讲道理。毕竟肖鹰教授再是“没看就评”,他说的那个对春晚反应的“央视官方调查与民间网络调查的‘惯例性悬殊’”是存在的,他说的那种赵本山小品涉嫌“三俗”、拿农民开涮,也是相当数量观众的看法。身为春晚总导之一,尤其是负责语言类节目的总导,就更有责任对此拿话来说,而不是拿气来出。而大家看到的,是他出气远大于讲理的博文。

    至于马东说,“当春晚导演是个苦差事,首先身体得好,禁得住几个月的熬夜;其次得脸皮厚,禁得住正月里的骂声。我自认为身心健康,对语言节目组织创作有兴趣,加上身在中央电视台,拿工资干活是本分,领导委派下来任务的时候就没推辞,成了2011年春晚的三名总导演之一”,未免就太过矫情。天下想干那个“苦差事”的人多的是,说不定里面还真有能人。若不是现有“央视内循环”体制,你马东何德何能,就定有机会去吃那个苦?

    再说了,央视不是早就嚷嚷,每年春晚的总导演都是竞争上岗的么?咋的马东是“领导委派”?是马东一生气说漏了嘴,还是说错了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