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同姓的《山楂树之恋》,一纸质品,一光电品,有同一的血缘,无共同的爹妈。于是纸质品的妈与光电品的爹起争论,到底哪个才是真传,以及哪个才长得好看。
纸质品的妈,不满光电品的爹,说他拍丑了自己的亲儿,数得出来的“硬伤”至少上百。但举证的实例,却是小女孩改成小男孩、长林的爹显得病歪歪之类,证明力欠缺。倒是她对光电品展示“清纯”的卖点很是不以为然,很是值得关注。尤其是光电品的爹称,他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纸质品的一些描写“淫秽”。而纸质品的妈则自我夸奖,她在《山楂树之恋》中的性爱描写,“悲壮得催人泪下,美丽得令人透不过气来”。
就细细看了纸质品中的相关描写。“不等静秋反应过来,他已经吻住了她的嘴。她觉得大事不妙,拼命推开他。但他不理,一味地吻着,还用他的舌头顶开她的嘴唇。……他连舌头都伸进她嘴里来了……她紧紧咬着牙,他的舌头只能在她嘴唇和牙齿之间滑来滑去。”“紧紧握着她的手,跟她一起走下山去。”“她只好让他背她……赶紧伏在他背上,用手圈住他的脖子,她感到自己的胸挤在他背上,给她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挤在那里很舒服一样。”以及最后的分手前,静秋与老三事实上做了那事,只是似乎没有做成功,“……他们飞过之后,他用毛巾为她擦掉肚皮上那些滑腻腻的东西,”然后静秋问过很多很傻、很天真的私房话,那些话即使此时也不便照引,很黄。
这些情节,光电品中自然是删干净了的。非但如此,电光品的爹还硬将二主人公的亲密,拍成一系列的以物相隔:隔着大树偷看,隔着筷子喂食,隔着棍子拉手,隔着大车换衣,隔着河岸拥抱,隔着被单抚摸等。肉与肉之间有了间隔物,自然不能发出预期的撞击。但仔细想,光电品的爹这样处理是正确的。国家没有电影分级,纸质品的妈的那些描写一旦照实拍出,很难不被审查官一刀喀嚓。再说,有些动作,有些对话,似乎也不太宜用光电来展示。若硬是逼真地演了,《山楂树之恋》恐怕就接近A片了。
这样一来,光电品里的爱情,自然就清纯了,干净了,同时也就必然招惹“天真”、“愚昧”和“失真”的质疑了。再比较纸质品的相关情节,可见那里的描写或许不够清纯,但足够真实。想想看,一个芳龄十八的大姑娘,与一个比她更大的小伙子,就算是文革的政治、道德、风气压力史无前列,就算是彼时的性教育基本是空白,共同完成那件无须太多技术和知识含量的本能,真的就不会和不能么?若是,那当时更多的同龄男女,又是咋完成自身的爱情结晶和民族的繁衍大任的呢?针对光电品中静秋问“书上说,男人和女人躺在一起会怀孕,我会怀孕吗?”老三答“你将来会怀孕的”,今人多怀疑这种傻问会出自十八岁的城市少女,同时也怀疑如此智答的老三已经很懂。
纸质品作为小说,有更丰富的故事,更多彩的人物。光电品作为电影,不得不删繁就简,拎出故事的主线,以及主次角。纸质品中那个长林,不像光电品中那样,基本是个可有可无的道具。他有过与一女知青的吃亏往事,为此受到过乡里的嘲笑“长林傻,长林傻,鸡也飞,蛋也打;放着个婆娘不会插,送到城里敬菩萨。”他妈甚至想过把他说给静秋,他与老三之间因此也有过实质上的较劲。尽管较劲很朦胧,礼让也很无奈,但过程中的静秋与老三萌发出愈来愈执着和坚定的爱,也才不像光电品中那么缺乏足够厚实的铺垫。
纸质品中的静秋,几乎是今天理想女人的范本:擅长女工,会打排球,会吹乐器,会跳舞,长相美丽,性格温柔,品质优秀。虽然她在往墙壁上贴的时候,自卑地觉得身体不够平展,但那时的平展就是今天的平板。换言之,那时的凹凸不平,就是今日的身材魔鬼。然在光电品中,静秋的才气显然没那么大,魅力也似乎没那么大。加之经常地以单薄的身姿,未发育成熟似的身条,可怜地在野地里晃来晃去,清纯倒是清纯,但似乎让她承担那么重的情感负担,有点虐童。她与老三之间的爱似乎起于她的被动,似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要知道老三是何许人也,军区司令的儿子,知性,帅气,是那个时代的女性心中的王老五。
光电品中,老三对静秋说,去年这个时候第一次见到你,就觉得这个女孩为什么这么忧伤。不知这是否就透露出了爱的原因。看来爱,除了美貌,还有怜香惜玉。或许根本就没有理由,也无须理由。所以现今那些关于静秋与老三为何爱、凭什么爱的质疑,都是拿了爱情这世界上最复杂、最不可理喻的玩意,做了理性的拷问。纸质品的妈和光电品的爹,都大可不必在意。在这上,谁在意,谁傻气。只是光电品作为耗时百多分钟的艺术,观众有理由要求在他们面前流动的画面或生活,还有一点点自身的逻辑。因为他们彼时多会把自己放在角色位置上,估算会与不会、可能与不可能。
纸质品中还有些情节,似乎不该被光电品遗忘。老三带回香肠,老三独自在在小岛上过夜,老三与静秋在山道上初吻,老三与静秋屡次肌肤亲近却最终止于克制,老三虽然患病却一直在静秋附近养病等。而光电品中的一些细节,如小孩用柜门夹核桃,穿得规规矩矩的静秋与赤裸上身的老三忘情地打水仗,静秋含羞衔住老三夹过来的菜,静秋用胶线精心编织小金鱼赠与老三,老三“借故”买来时代的美食油条、油糕,老三为激励心上人去医院拿刀划了自己的胳膊,静秋坐在老三的自行车前杠上享受大撒把的惊险与刺激,老三“变魔术”把白瓷盆变成红山楂盆等,走心,催泪,是充分发挥了光电特长的佳构。其现展示出的可看性,是纸质品所无法企及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