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读•不会读

(2009-11-19 07:31:09)
标签:

大学

老师

同学

室友

缘分

爱情

听课

一本

二本

985

杂谈

分类: 个性随笔

    会读的,愣把本园读成清华园。不会读的,愣把本园读成游乐园。

    会读的,读的是虚实相加的大学。不会读的,读的只是钢筋混凝土的大学。

    会读的,一个大学读完,等于读了两个甚至更多。不会读的,一个大学读完,等于读了半个甚至更少。

    会读的,愣把二本读成一本,甚至读成超一本的985。不会读的,愣把一本读成二本,甚至把超一本读成三本。

    会读的,读完大学,草鸡变凤凰。不会读的,大学读完,草鸡还是草鸡。甚至,原本的小凤凰,也愣给读成大草鸡。

    会读的,不会使劲往本子上记。他知道记得再多都无用,毕业就扔,甚至还没毕业就扔。因为讲过的,已是过时的,至少是可查找的。不会读的,恨不得把讲台上那人的话全部记下来,无形间就把自己物化为某种机器,记录人的声音的机器。

    会读的,离得开课堂,上得了操场,进得了舞场,站得了卖场。他不会担心时间不够,因为离开的时间和花去的时间,都会有不等的收获。不会读的,离不开课堂,也去不了那些场。即使偶有离开,也满心惴惴然。看上去他是舍不得宝贵的时间,其实,是他除了死读书,读死书,只能读书死。

    会读的,与老师对话,与大师对话。而那些老师和大师,有的活着,有的死了,有的在园子里晃,有的在图书馆里藏。不会读的,与黑板对话,与PPT对话,与教材对话,与试卷对话。由于那些黑板、PPT、教材、试卷之类,没有生命,没有灵性,没有自觉意识,对话的结果,自然大多一无所获。

    会读的,除读某道围墙内的内容,还读围墙外的世界。因为大学那园子再大,也是某座城市这个更大园子中的小园子。大园子读不懂,小园子要读得太懂,恐怕困难。反过来也是这样。所以,会读的,当初挑大学时,就留意到挑城市,即把两个大小不同的园子一并加以选择。不会读的,以为那小园子多么高雅,多么神圣,多么关键,一当进去,四年七年十年,不肯须臾离开。殊不知,大学那小园子绝大多数都在城市那座大园子里,而城市那座大园子彼此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风等的差别,其之于学子心灵和精神的,远远超过大学那座小园子。

    会读的,用腾出的余光看世界,哪怕那世界不是精彩,而是无奈。因为那都是四年七年十年后必然碰到的世界。早看早熟悉,多看多熟悉。早熟悉,晚吃亏。多熟悉,少吃亏。不会读的,恨全部眼神聚焦于书本还不够,不惜把眼睛这个生命最重要的零件给过早累坏了,也觉得由于换来了所谓智慧或知识,因而值得。殊不知,那些以毁掉生命最重要零件为代价换来的所谓智慧和知识,往往衰老得比漂亮的女人还快。今天你孜孜以求的美女,明天就资深了,后天就珠黄了。且知识的衰老,是任何保健美容品都于事无补的。

    会读的,不会刻意去追求无影踪的爱情,也不会顽固拒绝天降的情缘。他知道,这不会因此影响自己的人生谋划,反倒会给那谋划增添强大的助力。他知道,除去此间的甜蜜,两个人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咋也比单干要来劲。何况有千百万次实践早已证实的什么搭配干活不累之类。不会读的,生怕爱情挡了路,影响了所谓学业和事业。尽管他内心其实是向往而非抵挡,是渴望而非无望。他不知道,一切与青春作对的行为,都会遭到最严厉的报复,只不过这种报复不是现时报。他更不知道,该来的按时来,其实是顺乎天合乎理。把该来的挡住,属于跟青春较劲,跟生命较劲,跟自己较劲。

    会读的,不会太讲求园子的大小与新旧。他知道,这是他奋进人生的一个驿站,园子再好,亦非安身立命之所。铁打的校园流水的生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是世间最为相似的一对生命处所。他更知道,园子的大小和新旧,与读书的所得关联度极小。不会读的,讲究园子的规模和档次,就好像他不是来读书,来充电,而是来游览,来购物。他需要琳琅满目,需要舒适宜人,需要困乏的屁股随时落到柔软的座垫上,需要干渴的嘴唇与冰镇的可乐立即亲密接触。

    会读的,不会太过讲求老师的水平。因为老师的学识之水,好似自然之江河,有混有清,有急有缓。关键是,他知道,大学既是跟着老师读,也是跟着同学读,更是跟着图书馆和浩大的虚拟知识库读。他会把老师的所谓水平,工具化为老师的风格。善于读各种风格的老师,就读懂了老师。不会读的,见到一个自觉水平低的老师,就暴跳如雷,就逃课厌学。他以为这是在向园主表达失望后愤怒,也是在向老师展示精神的肌肉,其实是在用情绪化的思维,幼儿园的行为,重击和惩罚自己。事情的幽默往往是,情绪化地对待的所谓水平低老师,很可能恰是对己助益最大的精神导师。

    会读的,会把同学、室友当朋友,当哥们儿。他知道,人生一世,大学占去二十分之一长度,若要从本读到博,更占十分之一强。不可谓之不珍贵。他更知道,世人总数七八十亿,就那几十人成为同学,就那三几人成为室友,实属世间最为难得的机缘巧合。当初高考时,再多考一分,或再少考一分,关系图就会线条与色彩完全相异。他知道,世间所有被称为不可再造的人际关系的,首先是父母兄妹之类亲子关系,就是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同学。连素以“百年好和”的夫妻关系都可再造,同学关系却不能,想到这一层,室友和同学间的任何曲里拐弯,也就都实在不值一提了。不会读的,总想让室友和同学成为另一个自己,笑与自己一起笑,哭与自己一起哭,整洁与自己一样的纤尘不染,邋遢与自己一样的一三五干搓二四六水洗星期天休息,甚至打呼噜也最好与自己的呼吸完全同步。他不知道,这世界,妙就妙在,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你有你的癖好,我有我的爱好。一样了,就大家一起多余了。不一样,大家才有机会作为斑斓世界的不可或缺元素。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