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86)

(2009-06-27 10:12:40)
标签:

杰克逊

七月流火

学位服

东方伊甸园

萨科齐夫人

猫王

肯尼迪

人才

杂谈

分类: 校园轶闻

    早上楞被热醒,一脖颈是汗。再看北方大地,热度过40,硬把几个不经热的婆婆给送走。就想,要是这座自称的东方伊甸园,热度也那么高,恐怕送走之人就不会以年龄划线了。想起几年前那个著名校长对“七月流火”的解释,方才觉得此君真是憨得可爱,没读过《诗经》,不知道那“火”是啥,却能想当然耳,大概是觉得六月都如此“热火”,七月咋不“流火”?

    就在此时,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是从英伦打来,告知迈克尔杰克逊刚死,BBC正在说这事儿。另一个是管研究生的小官打来,提醒准时换装学位服并出席授位典礼。

    偶的天爷!都快热死人了,还要再套几层,把我杀了算了。真要有个酷妹回眸一瞥,说不定真会变那个法国色警卫,萨科齐夫人只一回头,他娃就用行动注解啥叫“为之倾倒”。就想找个理由躲避。嗨,真还瞌睡时就有人递上枕头,有人唤“签字”,于是正大光明回避。其实签字之事虽急,也不过几分钟搞定,剩余那大片空白干什么去了?喂焦点去了。它早就喊渴,一直没舍得给它喝。它娃一喝就是200块钱的93号,叫小器鬼井民心尖尖都疼。

    待到诸事办完,就见反季节的同胞们,嗬,尽是些香汗淋漓、头发贴面的苦命人儿!忍住幸灾乐祸,回避园主园副直视的目光,赶紧当学生们照相的道具。也正是在这一刻,突然觉得这些同胞身上的袍子,与本国那大学的性质与外貌,一点儿也不匹配。倒是那些灵与肉如果裹在长袍马褂瓜皮帽和对门襟猪奶奶扣子里,才叫名实相符。想到这儿,禁不住咧了樱桃小嘴。

    然而,这就是井民今日唯一的笑。

    全天,心头都是“迈克尔.杰克逊死了”——

    这位世界流行乐坛的超级巨星活着,其他人全都充其量只是萤火虫。他孤独地闪现在寂静的夜空,几十年不见一个可能的逼近者,更不要说真正的挑战者。即使在他最衰的时候,一盘唱片也要卖千把万张,多时数字便轻易破亿。而任何一国之歌星,男女不论,一盘能卖几十万张,就笑得合不拢嘴了。

    他创造了多种艺术形式,独特的舞步,独特的唱法,令世界任何地方的歌星,要么刻意避开从而让自己显得不合时尚;要么刻意模仿从而让自己总是被指认出是他的追随者。这是令所有杰克逊热爱者多少可以赖以欣慰的,也是令所有忌妒杰克逊的人多少有些郁闷的。

    现时代没有名人不被媒体搞得头痛脑热,唯独杰克逊,任媒体无论怎样死缠烂打,哪怕不断暴出他整容、娈童、吸毒、同性恋、极度奢华,他都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活得高度自我。这是很多人一辈子暗暗追求的目标,但也是绝大多数人终生达不到的境界。一般人总会被所谓负面新闻压死,唯独他即使负面新闻无数,也丝毫不影响其正面的形象。世人对他的高度容忍与谅解,是从哪儿来的呢?它会复制、移植到他人身上吗?

    据说他不到五岁,就被严父一脚踹上舞台,伤心的泪刚刚被威严的眼收熬,无邪的笑容就展现在观众面前。从此他没有了童年。当然,整个“杰克逊五”,哪个又有童年?所以他功成名就后建“梦幻花园”,在园养了很多儿童,养了很动物,那是他内心寻找失去的世界。

    他1982年出的第一张单碟《颤栗》,至今仍是世界各大音像店的热卖,想想看,地球上该有多少人听着它长大?而他突然的肤色变白,意义其实在《白与黑》中有所暗示,其深邃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意义,可能要再过若干年,才会逐渐被人理解。他那两个小时就写出来的《四海同心》,至今仍是地球上最著名的慈善歌曲,而在他人,可能两辈子也弄不出来。

    他敬佩猫王,也曾效仿猫王。但若论其在历史上的影响,他早已远在猫王之上。这不仅仅是艺术。猫王毕竟是白人,在他活跃的时代,让整个白人世界颠狂,虽令人震惊但可以理解。而杰克逊却是以黑人身份,在黑白尚分高下的时代,令黑白世界一统在他的歌舞下,这才是真正的令世界震惊。自他起美国人才真正做到文化上黑白不分,如果拿诺贝尔和平奖的颁授理念,杰克逊比当代哪个艺术家都该到那奖。

    月亮舞步与机器关节,这些现今贯穿在几乎所有现代表演方式中的符号,是由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自然不会随他的离去而离去。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经永生。吾国有假老练说,他的衣着中总有鬼影魔形,似证明他的宿命早有某种暗示。假老练大概没注意到,杰克逊除虽那首原本就是要让人灵魂发抖的《颤栗》外,均是极其现代、超现代、后现代的装束。他要用惊人的超酷来告诉世人,他是强悍、活力、奔放的化身。内裤外穿,敞胸露怀,宽袍大袖,窄衣小襟,通体闪亮,肘挂拐棍,头戴礼帽……所有所有的这些,假老练们哪里懂得起?

    太多的歌星为打名气,频繁变幻着语言、风格和表演形式。包括明明讲汉语的,非要唱英文;明明讲英语的,要学唱汉语。就这样,还是免不了江河日下与气息奄奄。只有他不同。他一生只用英文演唱,唯一的法语演唱,也不是真正的追求与刻意。可他就有那本事,终生用一种语言演唱,用一套自创舞姿表演,却从来不曾让操不同语言的观众审美疲劳过。一个证明便是,大多数中国人喜欢他,并非听懂了他唱啥,而是为他那超越语言的魅力所征服。

    本来十几天后,他是会到英国做巡回演出的。整整50场,过百万张票,千英磅一张,不到四小时就被一抢而空。这对一个红了近三十年的歌星、一个年届五旬的老男来说,是何等的不容易。即使眼下正当红的俊男靓女们,也没有一个敢与他相比。令人颤栗的是,演出虽已成空,但全球千千万万曾熬更守夜购得一票的人们,纷纷表示绝不会退票,要拿那票作永远的纪念与收藏。其中甚至有远在中国大陆的杰迷。因为几年前杰克逊曾在日本表示,他想到中国大陆开演唱会。这是13亿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悔。

    杰克逊母亲接受BBC连线,忧伤地说,杰克逊没有幸福,因为他不属于自己,不属于家人。为保演出,他不得不用频繁换酒店来躲避媒体追逐;为防不测,他再是渴到嗓子冒烟也不得喝一瓶矿泉水。他没有一般人想像的那么爱闹热,下了舞台他比谁都更腼腆和害羞。他不会像其他歌星那样急于向媒体辩解什么,即使因此留下人们对他更多的猜测也在所不惜。他整个地就只属于舞台,只允许人们认识舞台上的他。

    眼见美国那边,早已是举国大放悲声。其民众发自内心的哀伤程度,只有肯尼迪遇剌、猫王去世才可与之相提并论。恶心的是,本地某电视台,一男一女两傻不啦叽的主持人,居然拿杰克逊的陈年旧事开涮,一脸的嘻皮,却没有半点的悲伤,完全与世界人民对着干。无知无耻的二人,大概根本不知道,他们所调侃的,可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艺术天才,文化巨擘。井民为他们感到羞耻。

    ……这就么整天郁闷着,竟然又接到两个气死人的电话:已经同井民的饭碗所在签了约的两个“人才”,不来了。一个要“进站”,做博士后;一个要去山东,那儿肯收留他老婆。而二人的活儿,这边可是已经派了的。他们所占的位子,这边可是没让他人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