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79)

(2009-05-28 23:30:15)
标签:

帽子

名师

精品课程

教学团队

特色专业

创新试验区

刘晓庆

分类: 校园轶闻

    这阵子公干密集,尽是干些替他人做嫁衣的勾当。比方在几个桌子前出场,在几个名字旁画圈儿,为几个牛人脑壳上戴各种色彩鲜艳的帽子。
  稍微闷了一闷,想起了那些帽子有:名师,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创新试验区等等。逐渐发现,在这世上,园中人混得滋润与否,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在各种花儿古当的表格和栏目中,装得进不、填得满不、装填进去的东西好看不。若要有谁不以为然,那就只有被这些玩法玩得个人生闭声闭气。
  一个名字出现在井民面前。认得。早年以痞气闻名,近年以善钻得先。以为他是跟在哪个牛人屁股后面接漏,细看才知,真的是有朝一日风水转,两条裤儿摞起穿,此人博士了,教授了,一大堆成果挂名下了,要不完也吃不完了。此公此回申请“名师”,相关表格与栏目竟然业绩填不下,还另加了好长的附页。
  给不给他画圈儿?一时难住了一向不太拿得起,但却绝对放得下的井民。画么,井民可能会因此接连几个晚上睡不着。因为大学教师行列里有这档子人物,本身就是件非常搞怪的事情。不画么,人家所有的表格和栏目都填满了,摆明了要啥有啥,缺啥补啥,这都不给画,莫非要画在那些空白多多的名下么?
  想起了此公一向的不开腔大智若愚、一张嘴大愚若智,以及传闻的副教授时期对别人的论文搞“拿来主义”,不得不掏出一叠钱才把人家怒气给按下的陈年旧事。就叹啊叹,学府深深有劲道啊,灯草也能成电杆哪!学府深深有本事啊,混混也能成名家哪!自然是闷在心头叹,绝对不敢整出声音的。但犹豫百多秒种后,心中升起一股愈来愈浓的使命感,那便是,为了起码的尊严、神圣和道义,这圈儿也只能让它空着。
  可是在接下来的另一场合,井民竟然再与那角色相会。这回,该角色换了件马甲:一个优秀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井民心理最近有点儿怪,总觉一些评选怪怪的,而人家原本个个都是美美的。比方“教学团队”,娘地,井民之流教书二十几年,从来独教一门。就算偶尔与人合教一门,也是各教各的。今竟然面对“教学团队”这东东,真的是半天脑壳打不过掉来:教哪门课程,需要像上山打虎样,得集体上阵?再有,教哪门课程,得用团队去教,咋个教法?教来看看!或许上方会说,团队么,就是强调强带弱,以期弱变强,在整体优势的发挥中,把十几号甚至几十号人都建成名师或准名师。可是,这怕是属于听起来很美那种玩意。再说,某团队若评成本园或本省的优秀,岂不是内中那些个南郭先生也利益均沾,两眼望天?
  不多朝别处想,就说又与那混混的再相遇。不禁有了浓厚的兴趣,嗨,这回真要瞧瞧这厮又穿件啥马甲!这才吃惊地发现,时下供类似混混穿的马甲,实在是品种齐全、花样繁多。这不,此君这回就穿了件“带头人”马甲,要问他带的是什么头,人家填得清楚:指导这门课的教学大纲修订,辅导这门课的青年教师上讲台,主编这门课的教材和教学参,发表与这门课有关的教改文章,再加上他那些已经的填上去好看,就又把井民给逼到画还是不画的两难境地。
  这回的两难,比前回的两难,要更难,属刘晓庆阿姨曾经叹过的那种“难乎其难”。因为它不仅涉及那混混,而且牵联他所“带”的队伍。在那队伍中,真有好些个小年青,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但他们眼下的东西,比如学生的良好反响之类,本是最重要的,却填不进表格,装不进栏目,眼睁睁看着它蜕化成无关紧要的,只好乖乖地呆在混混后面,并非情愿地交由他“带”。井民那圈儿如果空上,势必就将沉重打在这些小年青头上。毕竟这个“团队”真要是文件上优秀了,他们也是多多少少会沾点光的。可是,井民那圈儿如果画了,岂不又太便宜了那混混?
  突然觉得,公立大学啊,国家校园啊,怪说不得好多真正的创新成果、真才实学走不出来,正是叫那些表格、栏目给锁死了的!在那些表格和栏目中,不论你先前怎样,眼下怎样,今后怎样,只是怎样,到底怎样,只要想方设法把那些空白点消灭,就想不牛也不行了。而你要真的是想如此牛,那就完全可能牛气冲天,直捣臭氧层。
  主持见井民走神,善意地提醒:还不快点儿落笔,就等你一个了!见井民神情木然,又补充一句春风化雨:“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够,就……可不要带着情绪来哦!”闻罢此言,井民的肉泡小眼朝他翻了一下。只那一下,主持立马收了慈眉善眼,冷了眼珠转一边去也。
  此时,井民那小心眼儿里真可谓波涛汹涌。曾几何时,呆在校园,端教师的碗,吃教书的饭,视把学生眼耳脑尽数俘虏为最高追求,拿旁人旁事旁评当不存在,自以为找到了真理,追到了真美,摸到了真善,走到了正道,就待终有一日修成正果。哪晓得,这些年的诸事种种,彻底判定了井民的浅薄与幼稚。只是不久前才突然发现,在如今的公立校园,一个人是完全可以不助课、不讲课、不经由助手,即不当助教、不当讲师、不当副教授,单凭足够数量的“核心期刊”和“科研项目”直接教授的。而园外人完全不知,园中人却谁人不晓,那些“核心”和“项目”,从拿下到做完,是完全可以与所谓学术相分离的。把话说透点,今天的中国公立校园,完全可以做出个教授、博导和牛人,倒是认真教学、苦读和钻研者,则基本上立马就把此生玩完。
  所以井民守着饭锅,端着饭碗,做的最违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时不时教唆后生:“教学,只要不被学生赶下讲台就行。如果你还想在这上面讲出个啥前途和命运,那你就趁早到别的地方端碗去。发文,只要留下吃饭钱就尽可能地发就是,就像油多不坏菜,文多也是绝对只会有利不会有弊的。前途,只要哪个地方当下好处大过现时就去,哪怕是被唤去给权贵当枪手,也一定要把它视为千载难逢的良机。”偶尔,怕一些木讷的小青年点不醒,悟不透,还略作发挥:“就像死读书必致读死书,读死书必致读书死一样,死教书,就会教死书,最后也只有教书死。哥们儿,表格填不填得满最重要,栏目占不占得完最关键。以此作目的,其它都是完全可以不必讲究的手段!”
  井民在本园有公开的反对者,并且此老弟是井民上述教唆的忠实信奉者、优秀实践者和典型成功者。此弟曾一万遍地对井民表示过瞧不起,其理论和信条是:人生就靠经营,成功就得勾兑。只是他从来没有说服过井民,就像井民从来没有说服过他。俺俩兄弟见面总击掌拍肩,以示之旁人关系非同一般。但在背地里,他说着井民的坏话,就像井民说着他的坏话。
  观念不同却相与谋,这,大概是校园与别的地方唯一的区别罢。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