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短信引发的皱眉
(2008-12-27 15:59:19)
标签:
短信人生命运偶然必然杂谈 |
分类: 个性随笔 |
凝重的人生问题,由学生借助第五媒体提出,要求老师用第四媒体答复——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微文化事件。
知道俺面对的80、90后,不喜欢空对空的说教,不爱听正确无比的道理,不理睬耳提面命的教导。喜欢“单挑”,喜欢“点杀”,喜欢个性化探讨,这是以前的学生明显不具备的时代特质。看起来这种学生“点菜”老师“下厨”、学生出题,老师应考的思政教育方式,不那么正规,不那么正当,不那么严谨,但它们很可能就是这个时代的老师所必须面对并努力习惯的。否则,很可能就会被他们所淘汰。
井民好歹端了个老师的饭碗,园内别的事情从来都是左躲右闪,实在躲闪不过才尽量敷衍。唯独来自学生的要求,从来都没有把那个“不”字说出过口。尽管谈“命”说“运”乃我等这个既非命运的宠儿又非命运的弃儿的弱项,但既然被点名问到,就必须勉力作答。
就目前井民的认识水平,基本认为“命”也好,“运”也罢,是存在的,但又是不能定义的。之所以说它存在,是没有一个人不受他不能把握的东西所把握,而那个他不能把握的东西,可以被叫做是“命”,也可以被叫做是“运”,还可以被叫做“命运”。之所以不能定义,是那个总能在最后左右或把握人的东西,恰恰无法用科学手段证实,也无法用非科学的手段捕捉。比方,不能在实验室里找出这是“命”,那是“运”。又比方,不能端着个托盘,说里面装的是“命”或“运”。还比方,不能说“这就是命”,或“这就是运”。因为拿出来、说出来的,通通都不是。
井民这么说,肯定会有吃或者变相吃“算命”这碗饭者,要跳起来叫板。但这种叫板俺基本不去理会。因为某人要真正算得出“命”或“运”,那他就不会沦落到靠算命吃饭。反过来,他之所以还靠算命吃饭,恰恰说明他被他所“算”的“命”所算。当然,极个别自身在把握了命运同时又对算命保有浓烈兴趣的玩家除外。
井民之所以认为“命”不可算,“运”不可测,是因为俺认为它们都是伴随人生始终的永恒性、支配性、甚至决定性的力量,而这些力量不是任何人所能够左右的。那么,那些永恒性、支配性、甚至是决定性的力量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明确地说说或许不能,但简地说似乎大致是人生必然存在其间的自然环境、社会变迁、家庭背景、他人状况以及偶然事件等。因为这些个严格地讲完全不属于人的东西,或外在的东西,往往比一个人本身更能决定一个人的“命”,或一个人的“运”,或一个的“命运”。
上述那些个人以外的东西,不由个人去选择,不受个人所支配,不为个人所改变,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从而联手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基本走势和蹬打。一个人出生在哪里,他决定不了,也无法选择。一个人落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他也决定不了,无法选择。甚至,连一个人身体健康否、智力优秀否、长相漂亮否,也都不由他决定,不由他选择。父母、他人、社会、时代等,共同为任何一个人铺就了一条专属通道,任何人都只能在那通道里或走或跑或跳。
井民承认,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更承认,这种改变的主要意义在于这个人活一生是否“尽心”、“尽力”,而不在于他从中最终能获得多大的胜面。如果非得以胜面大小论成败,那么抗命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时候所收获的,只能是绝不亚于被命运左右的痛苦。
这么说起来,可能又会有人跳出来叫板,谓井民宣扬消极、悲观的宿命论。当然不是!在井民看来,正因为人清楚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之处,才清楚自己的能为力之处,正因为人清楚了自己的无法把握之处,才清楚自己的有法把握之处。于能为处下力,于能握处发功,才能知“命”握“运”,或者掌握“命运”。最具功利意义的倒证便是:确知自己长得丑,才知自己必须干得好;确知自己家景差,才知改变必须靠自己;确知自己脑袋拙,才知自己必须下苦力;确知自己无靠山,才知自己只能靠自己;确知自己生在夹缝中,才知自己必须杀出条血路……认命的人生,恰恰是积极的人生。
反过来,那些个信命的人,认定“富贵在天,生死有命”,就不去努力,不去奋斗,不去争取,就“听天由命”,那才是真正的消极、悲观的宿命论。在且仅在这个意义上,井民同意“命由天定,运由己生”。井民理解这句话的积极意义是:“命”不可违抗,“运”可以作为。
但是,如果把“运”理解成“运气”、“幸运”之类,则事情就立即复杂起来,井民就马上放弃“运由己生”。这是因为,人的一生要遇到的“运”,那是何其多,何其怪,何其出人意料!一个人原本活得好好的,却因他人的一个错误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甚至中止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例子还少么?前几天,本地一个体户,酒后、无证、越双实线驾车,把对面开得好好的几辆车给撞了,一次撞死四条命,毁了多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事发后那人还逃逸,被交警逮回来,却因住房乃贷款的二手、汽车乃光是修好就要花5万的旧货,无钱赔偿那多么重大的损失。就算他有钱赔,能赔回四条生命么?能赔回几个家庭的幸福么?不能。可是,这与他们不幸者有啥关系么?没有。这是偶然,也是运气。
从这个意义上说,奋斗的人生,勤勉的人生,不向命运低脑壳的人生,是努力制造人生那些善的偶然的机会,同时也努力避免人生那些恶的偶然的发生。这是生命本身坚韧顽强的表现,也是对本该坚韧顽强的生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