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51)

(2008-12-20 10:55:03)
标签:

英语四六级

母语

科研

职称

益川敏英

杂谈

分类: 校园轶闻

    就在码字儿的这会儿,臭名昭著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正在如火如荼。大概是今年的最后一盘吧,参加人多得堪比春运期间的火车站。想必英国佬美国佬看了,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定会把他们那白脸染成酒精过敏状。

    怪说不得,前天在厕所里小方便,与正前方一小广告眼对眼,那广告是“高科技麦粒耳机,严禁用于四六级”。只要尿过都看过,只要看过都懂得起。
  来码字儿时,路过校园一道关隘,都是用公路上那种隔离桶挡住的,那是不许车辆影响了考生。教学楼前的警车闪着灯,那是严正警告企图作弊者。胸前吊着各种证件的中老年人神色严肃,那是提醒考生“考官在此,诸神退位”。

    如此严防死守称得上固若金汤了,但每年仍然还是要逮住几个作弊的,校园里的人对此永远也想不明白。比方,那些题是咋跑出去的?是哪个在外面做的?做完又是咋传递进考场的?等。监考官手中的电子狗说起来很灵,用起来却不灵,经常是作弊者因某小动作泄了大动作的天机,被监考官的火眼金睛给逮住了,那狗也还没汪汪。
  井民有个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当然也包括英语。但也正是因此,在同学请求“帮忙”时,抹不开情面,帮了,遭逮住了,且是在那般戒备森严的四六级考场。结果遭顶格处罚,距毕业一年左右时被打发回了家。这事儿过去已十多年,但处罚的等级至今未减。井民还有个同事,晋升副教授的学术条件够了,评委会也过了,就因为职称英语虽通过但过期了,就不批,就让他等,结果他直等到离开这个世界,也没等来那个令他耿耿于怀的头衔。井民还有个熟人,评副高时因年过55英语没参加考试,有关方面同意他“先评后补”。他想,评都评上了,老子还补它娘的个尸?便稳起。哪晓得,五年后他想再进一步,在报正高时,人事官就明确告诉他,你先把五年前的英语考合格再来。见他呆在那里似有想不通,人事官又补充道“人不能两次享受先评后补”。这下他明白了,那个“先评后补”的制度设计,是充分考虑到有人评上就会稳到退休也不补的。
  在校园,如上悲剧多的是,全因那狗日的英语。遭它打击的,不仅有中文、中医、中国史、中国字之类专业的从业者,也有数理化天地生的研习者。甚至还有外语老师,就真有教英语的必考二外法语或日语,就考不过,就提不上去。然而,像中文、中医、中国史、中国字之类,人家懂的那些东西拿出来考人,不也考得人稀里哗啦么?再说他们所研究的那些东西,尽管有老外可能涉及很深,但终究水平最高者,肯定还是在咱国中。叫这些人也要英语达及什么标准,跟要唱民歌的咏叹调非要唱到多少级,实在是没啥区别。

    其实,就算那些悲剧的主角,通过英语考试又怎样?没通过英语考试又怎样?似井民对他们的直接了解,这与他们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科研能力,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因为他们都不是靠英语吃饭的,他们的专业也无须英语助力,他们大概一辈子都无缘同老外交流,英语在他们只是敲门的砖,进门就丢。但他们的人生却不得不与这块砖同在,受这块砖制约,被这块砖决定。
  然而,社会一旦祭起“开放”和“全球化”的大旗,很多的理由就不成其为理由了,同时很多的不成其为理由也就成其为理由了。比方本族语学得不好,甚至很不好,只要没有烂到无法与人交流,无法看书识字,社会就可以完全将其作为假定合格,然后放到一边,专挑人那软肋——外语——分分计较。其实,大多即使在四六级考试中过关,甚至过得趾高气扬的,到头来一则因为基本不用而终不可用,二则因为那本只是老外的小儿科水平,最后都等于没考甚至没学。有人诈称,学不好英语就搞不好科研。殊不知,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日本人益川敏英,英语就烂到不敢用来演讲,因而也不愿参加国际学术会,但并不妨碍他把物理学的科研做到世界最好。
  反过来问,便是在国内把英语四级六级过得很顺的,真正到了英语世界,他们那点儿相当于人家儿童水平的英语,又能为国争光为己拿脸么?园外人不晓得,园内人都清楚,这是绝对的不可能的。

    井民有个熟人,儿子是神童,15岁进中科大的少年班,19岁去美国读博士。在神童到美国三四年后,给他爹他妈打电话,还抱怨“电视看不懂”。他爹他妈不解地问,你出去时英语不是考得很好么?他回答“那算啥呀!连人家的小学生都不如!”他爹他妈又说,咱园子的某叔叔,不是学英语专业的,从来也没有出过国,那年去美高访半年回来,校报不是登他在美国“用流利的英语作精彩的报告”么?听到此,神童生气了:“别提某叔叔了!他就在我们学校做的报告,他那英语除了他自己听得懂,以及叫我们留学生直想往地下钻,啥用都没有!”他爹他妈起先还认为是他英语悟性不高,后来想去想来也就想通了:就是说中国话,甚至都是说四川话,自贡人说快点,成都人也听不懂。还别说听人家的母语,说人家的方言。
  历次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真的是防不胜防。井民也曾想不通,为何总有人把科研往那邪路上做,总有人把广告往那肮脏处贴,总有人把动作往那侥幸上搞,总人把前途往那危险处搁?是人的胆子太大,还是后面的逼迫太急?恐怕是后面的力量远强于前面的考量。

    一旦某专业某生,真的饭碗需要英语,且是真正能用的英语,则多半无须政府号召、学校敲打、老师催促、家长提醒,那生肯定会恨不得对自己的母语来个脱胎换骨。这种真正来自人内心的动力,才是学习英语的最大最强动力,也才是真正防范作弊的最大最强手段。毕竟再是“高科技”,用于考试作弊的目的就只能是让人蒙混过关,而不是让人掌握在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