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47)

(2008-12-05 11:06:14)
标签:

开会

教学

文化

领导

发言

自由

独立

求真

杂谈

分类: 校园轶闻
    园里开会,领导召唤参加,还令“发言”。去了才晓得,该会是“教学文化节闭幕座谈”,领导要总结,主办者要盘点,参与者要汇报,旁观者要捧场。
  井民便是那奉命捧场者。在这个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园子里,井民之嘴臭,早已是臭名远扬。倒不曾想,如此臭嘴,竟也能被领导相中用于捧场。在去往会议室小路上,边走边在想,说些啥呢?啥叫“教学文化”呢?还没想通汰,会场就到了,多角度领导旁边的显赫位子就递过来了。
  领导开始讲话。谦虚地定位“抛砖引玉”,然后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探讨性地提出若干涉及“文化”的问题。现场的部门负责人、老师、学生等,都抬头看领导,埋头记领导,没有人动面前那些散发着清香的金桔。
  领导一气说完,就轮到井民以“嘉宾”身份说话了。说话么,不过朱唇一开一启,气流一进一出,除了哑巴,人人都会。只是要说得好听,甚至是比唱得还好听,那就不是气流进出能决定的了。关键是气流里面带了些啥,听众考究的,恰是那些“啥”。
  从“啥”说起呢?不容思考周详,气流已经从又唇间放出:“能想到搞‘教学文化节’本身,就是有文化的表现。”身旁的领导发出一声愉悦的笑。
  井民受到鼓舞,继续大放獗词:“一个有文化的人,必定有知识;一个有知识的人,未必有文化。”听众传出骚动,身旁的领导哼了一声。
  不禁打了个顿。但放着的獗词已收不太住:“学校与学校的比拼,表面上是学科、专业、科研上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较量。”听众开始喧哗,身旁的领导再出愉悦声。于是再受鼓舞:“这就好比国家与国家的竞争,看似拼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其实是拼的软实力。文化就是软实力。”听众释然,再把金桔剥得稀里哗啦。
  见气场适合,井民开始掉书袋。“哪个说教学没‘文化’?连吃饭都有‘饮食文化’、拉屎都有‘厕所文化’,教书育人咋可能没有‘教学文化’?”听众嘻嘻,领导嘿嘿。“文化么,要么是‘人化’,要么是‘化人’,凡人目光所及,都被点化为文化。凡被人‘化’过的东西,也大可叫做文化。教学是对人的教化、化育,所以教学是典型的化人或人化,典型的文化……”又有人停止剥桔子,估计被砍懵了。
  于是把教师的祖师爷拉来佐证。这位祖师爷便是如雷贯耳的孔夫子。井民的书袋此会儿是这样掉的:“匡亚明先生曾研究出,现代教育教学的几乎所有理念,孔夫子都有了。比如有教无类,比如因材施教,比如教学相长,比如启发式,比如对话式,比如互动式等等。孔夫子弟子三千,从者七十,紧密者十个,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他还分科教学,比如有言语科,还用普通话教学,那普通话便是‘雅言’……”听众再次嘻嘻,领导再次嘿嘿。井民血受鼓舞,便把口才极佳的宰予提出来,说他怎样因能言善辩,先叫孔夫子喜欢后叫孔夫子讨厌。等等。
  趁热,又把西南联大的办学奇迹借用了一下。该校八年招九千学生,培养出两个诺贝尔奖得主、三个国家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九十个两院院士等。牢强附会地硬把那奇迹解释为,那所战乱中诞生的短命大学,正因有着恒长而深邃的“文化”,才那般地了不得的了不得。当然,井民是把那“文化”解释成“精神”了的。
  嘴上两片皮就这么启合二十来分钟,气流中突然没东西带了,赶紧关闭。然后很享受地听他人交头接耳,知道那声音里称赞多过批评。自我基本满意。于是也开始剥金桔。
  只是轮到学生发言时,井民的忍不住停了吃桔。照本人的理解,学生代表来参会,当是学生的代言人。可是,他们大多一张口,就不自觉地把自己变成了“下级”。发言必先请安“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哪怕他其实只说了一两分钟。再有,发言总是套话、废话多,甚至还有疑似假话。比如先夸本园“学风很正很浓”,随后建议“当建立严格的淘汰制,以不让一些学生混毕业”之类,不知道是夸还是贬。还有,本是抱怨本园的学习条件差、自习空间挤,说出来的却是“上自习的人很积极,以至图书馆、教室等都没了位置”。有教师就停下手中动作,相视窃笑。
  不禁感叹,大学啊大学,你是咋的早早就把学生给教得跟下级样了?出门看天色,说话看脸色,说一半藏一半,欲说还休,说而示之于不说,想而示之于不想,多说好,少说歹,活脱脱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这里还在谈论“文化”、“精神”呢,最重要的“自由”、“独立”、“求真”等文化和精神,都快消失到无影无踪了!
  想到这儿,就小声对身旁的狐朋说:“瞧,还‘大学精神’呢,还‘校园文化’呢,连个‘意见’都要说成是‘建议’……”哪晓得,口中正含着两瓣桔肉的狐朋,非但不予配合,反倒边吸溜着哈喇子,边呛井民:“你以为,你独立、自由、求真,你娃那天开会,领导发言后,你不也一片叫好?”
  井民有些不悦,当即打断道:“哪天?哪个领导?”狐朋咕地一声,吞下了掉嘴里的桔子,喘了口气,得意地说:“哪天?前天。哪个领导?C主任。咋叫的好?你听到C主任的下级说,他那篇讲话是在飞机上自己敲出来的,接口就说‘难怪那么高屋建瓴’!”
  井民脸烫了。突然想到“有其父必有其子”。怪头怪脑的,这句烂名言,竟然变成“有其师必有其生”。心态这一放平,再听学生们的发言,就觉得他们一个个是那么地懂事,那么地知礼,那么地听话,那么地可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