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7)

(2008-07-28 12:11:20)
标签:

老师

老板

项目

学生

分类: 校园轶闻
    外人都笑学生管老师叫“老板”,说如今的老师咋的商业味儿忒重。其实,这又是一个外人不知内人道。如今的老师分化得厉害,有些仍然还是那个老师,有的却早已不是那个老师。不要以为校园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那些还是那个老师的老师,仍然靠“黄喉”吃饭。此地人喜欢吃火锅,火锅中有道菜叫黄喉,是猪和牛的喉咙上的部件,烫来吃脆性,口感好。尽管营养可能不好,胆固醇可能高,但此地菜品的特色之一,便是宁舍营养不舍味道,宁要有害身体的口感,不要有益身体的难咽。这么一说列位当晓得,“黄喉”,便是主要靠教学吃饭的老师,即传统的老师。
  再有一族老师,是靠科研和开发吃饭的老师。他们的身份虽还是老师,但他们的所为早已不再是老师,至少不再是传统的那种老师,是另类的老师,是被称为老师的老师。此类老师一般不上讲台,因而“黄喉”也就用不成,粉笔灰也就无须吃。偶尔登上讲台,也是给硕士博士们讲点“精品”,人称“研究型课程”。黄喉磨损得少,使用时间长,因而他们比那些靠黄喉吃饭的老师,退休都普遍要晚几年。
  后一种老师,即是时下校园外称之为“老板”的老师。正像社会上的老板有大小一样,校园的老板也有大小。大的,以井民的饭碗所在为例,年均科研经费过千万,甚至好几千万。以产值和利润计,赶得上社会上一个中等规模公司,自然也就赶得上一个中等身家的老板。以投入产出比计,较之社会上同级规模的公司和老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论及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之类,那社会上的公司和老板还只能甘拜下风。
  校园老板的生意多半是这样做的:先把自己从靠黄喉吃饭的老师解放出来,逐渐提升为不仰仗黄喉吃饭的老师,进而再把老师提升为老板。到了这一步,就可利用名气、实力、校友、同事乃至学生,争取横向科研合作项目,从经营项目中获得学术成就和高额回报。回报有多高,校园与校园不同,规定与规定有异,一般是一成到两成直接提走,再有三到四成间接变现,还有的几成,则将其截为若干节,一节回赠乙方,一节交与校方,一节上交税务局,一节用于论著发表和出版,一节留给成果验收评审,一节用于自己某些日常花销,一节用于发学生的工钱。正是这最后的一节,让学生把他们叫成了老板。
  园外人士可能会问:老板级老师吃饭靠名气、实力、校友、同事等还好理解,“靠学生”又是咋的回事情?这又是一个外人不知内人道啦。事情的由来是这样子的:老师当长了,就会有很多的学生在全国各地发展。一些学生当了企业负责人或政府官员,想回报母校,也想回馈老师,便把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科研、调研以及技术攻关项目,交与老师去做。因此,老师当得愈长,名气愈大,学生愈多,得到项目的机会也就愈多。另外,学生为了更高更快地发展,也需要回炉进修,尤其是需要取得更高文凭的进修,如读研读博之类,用于见面礼,将手中可以支配的资金作为项目,提与晋见老师或老板。这颇有一丝孔子收徒的现代版色彩,那几十几百万不等的项目,便是今天的“自行束修”,即干肉条。
  上述项目不包括国家的各种基金。那种项目开不得玩笑,是政府出钱叫老师做事,政府既然那么看得起,老师也就不敢乱来。再说政府也把自己拨出的钱看得紧。井民上述所说,是老师作为甲方,与作为乙方的企业或政府机关横向合作。这是甲乙双方同输共赢的事情,但主要又是甲方出钱,乙主出力的事情。乙方的力么,当然就除了项目负责人老师,还有项目参加者学生。每每横向项目由老师拿下,其麾下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硕博士生便按其专业和专业方向,分别到项目的相关领域就位。用行话说,就是到总课题下的子课题干活。
  学生们所干的活,完全由老板分派,任务到家,责任落实,或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或进行数字数据运算,或编写子课程报告,或做各种汇报用的多媒体课件,或撰写由他们主笔、由老板领衔的待发表论文和专著,或陪同老板参加各种适合他们身份的学术会议。照工作性质,学生们所干的活,有的技术含量不低,如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如数字数据运算、如编写子课题报告,如撰写待发表的论文专著等。但有的就没那么高的技术含量了,如做汇报用的多媒体课件,如陪同老板参加适合他们的学术会议等。在这个过程中,为老师或老板提提包、抄抄文、跑跑腿之类,也是不可避免的。
  外人质疑校园“老板”,谓称呼不雅,格调不高,还好像对学生不太公平。其实,这也属于外人不知内人道。其实,这个社会,哪类人出道前没个原始积累?哪个成功人士没有过帮人干活的经历?哪个首长在当秘书时没替首长拎过包?哪个教授在当学生时没有对老师的要求衷心应允?更不要说参与老师或老板的项目,对学生的锻炼和提高。因为便是才气很高的学生,按我们现行的项目申请制度设计,以及乙方放心程度考虑,也都不会直接将项目交给他们的,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自己不能当老板,给老板当短工,不也天之经地之义么?
  只是个别老师或老板也有些园外老板的坏习气,如克扣工钱,压榨劳力,甚至剥削。但那是极个别,便是有,也在校园这个特殊圈里长不了,肯定见光死。还有个别老师或老板,项目太大太多,校园内外牵涉宽广,人员构成极其复杂,持续时间特别漫长,乙方要求特别苛严,经费运作特别麻烦,那位老师或老板,也就非但不是一般的老板,多半还是CEO了。而在他那里,所谓的学生“打工”、“廉价劳力”之类,就更不能成立,因为学生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