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硕士博士博导 |
分类: 校园轶闻 |
一大四学生,一贯调皮捣蛋,成绩挂科多门,补考过关基本无望,“双证”也最多能拿一证。然就是此生,帮他忙的人比他要找的人多得多,多数时候是帮他忙的人要着急死,他却死不着急。眼看学期就要到点,帮忙者们正焦头烂额之际,有天晚上不知是哪股水发了,该生所在宿舍闹事,该生与几生爬上楼顶,又是往下扔啤酒瓶,又是揭房顶的隔热瓦,令学校保安在下面干着急,只好端起录像机取证。该生被逮了个现行,领导们迅速做出决定:“严肃处理!”可是,决定才刚做出,领导的领导就打来电话,提醒“要重证据”。领导们心想,证据已是要多重有多重,不信你们自己瞧瞧。再去取录像时,却惊讶地发现那东东早已找之不着。于是,这著名的坏学生,拿到了帮他忙的人想要他拿到“双证”。而与他一道上房的学生,也沾他的光全部“合格”。
一拟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生,论文答辩合格,发表论文够数,就是英语考来考去总差四五分。自我判定在正式授位前考不过了,只好向学校请求赦免。学校的学位委员们聚会,在反复审查该生档案后发现,该生英语虽然考屡不合格,却在读博期间发表了两篇英文论文,且都发在国外期刊上。于是想不通:中国的英语考试他过不了,外国的英文论文他发得了,这是咋回事呢?是中国英语考得太难,还是外国英语要求太低?讨论来讨论去,虽然对中外英语的难易没得出结论,但对该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还是趋于看法一致:符合博士英语的实际要求,可以授予博士学位。就在此时,一个资深老先生长叹一声:“唉,这世道是咋回事!英语考试要求都放这么低了,还要要求再放低,这样下去还叫啥博士啊!”结果一锤定音,评委们不再提及放那学生一马。于是,那生就还得为中国英语的过关,再拼搏一年整。
一已经毕业的硕士,被揭发出硕士论文抄袭严重,学位评定委员会拟取消他的硕士学位。议论中有人委员提醒,该生已在大连某高校就业,一旦这边做出取消学位决定,那边肯定敲掉他的饭碗。于是评委们的手开始发软,渐渐在他的论文中找出赦免的理由。结果发现,那论文也不能说就是抄袭,而是借鉴太多,且借鉴了不打招呼。最关键的,是论文的主要结论七条,六条直接来自他人成果。于是又有委员建议,看看他的认错态度。结果发现,此生虽然对一旦取消学位就会带来什么后果很在意,却对向受害人道歉十分不在意。结果是受害人穷追不舍,告状信雪片儿似地向学校飞,声称若不严肃查处,定将放媒体上暴光云云。委员们深知,此事一旦捅上媒体,受伤的就绝不仅仅是那学生。于是愈来愈生气,纷说“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像话!”以及“当杀一儆百!”委员们一生气,问题就很严重,该生的硕士学位于是被收回。决定还向那大连高校寄出,不知那生现在哪儿混饭。那个提醒的委员多少有些尴尬,口中嘟哝“道个歉有多难……”
一职工子女,当年高考成绩差得不好意思对人说,据说非但一本上不了,二本差得远,三本也够不着,只好先上专科。然而,区区几年过去,惊闻此生已经博士毕业,正在某高校任教。坊间于是流传:“某某大学的博士,就某某某那水平”。知情人报,那生这些年的升学步骤是:专科一年后升本,本科毕业后推免升研,研究生毕业后读博,博士毕业后自然获得高校招师资格,遂入高校执教。此步骤当是时下最简捷的升学步骤,也是时下最省钱省时的上进步骤,足以气死那些当年的高考高分获得者,以及后来的按部就班苦读者。同时也说明,高考那两天、那点分差,也不是啥多么了不得、不得了的东东。然而,所有这一切的保障,是该生有个好后台,至于那后台是他爹还是他爷,就不关紧要了。紧要的,是在上述步骤的所有环节,都有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可见,此生的成功不可用来励志,只可用来气人。
一老博导,专长地震。虽说震前悄没声息,震后却是知名度飞涨,各类媒体轮番找他,尽要他说些此次汶川地震是咋来的、还会来不、本地可安全……之类。政府需要稳定的人心,开发商需要投资的安心,百姓需要呆下去的信心。只此三心,博导便忙得个不亦乐乎。有天,博导的最高首长处突然来了个比博导年龄更长的老者,进门就气咻咻地嚷:“他咋乱说呢?明明是收,他说是聚(抑或“明明是聚,他说是收”),方向都说反了!”再问方知,此老者为博导的老师,年近九旬。于是想起一则故事,谓一战(抑或二战)时,一记者在欧洲某国街头遇一年过八旬的老者正坐路边哭,忙问他何故,答曰“爸爸打我!”再上门问他爸为何打这么个老儿子,得知:“他对我爸不孝!”于是见到一位端坐中堂、年过百岁的寿星佬,还在生他那个不孝孙子的气。博导的老师这么一闹场,博导自然不敢再眉飞色舞。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