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林丹李矛杂谈 |
分类: 好看时评 |
第一,李矛在那个争议球出现时,故意起身,意在给犹豫中的裁判施加压力;
第二,那个争议球事后被录像证实确属误判,也就是说李矛的起身达到了目的;
第三,李矛起身后确实对林丹说了什么,林李二人共同承认的是“什么球都判给你了”或相近意思的“你依靠裁判才赢球”;
第四,林丹用球拍扔向李矛,林承认是情绪失控李认为是故意砸人;
第五,林认为李的行为是“和中国队对抗”,李认为这事与林言下之意的“爱国”“卖国”扯不上边。
有了上述五点,窃以为此事的最大失误,便是林丹完全暴露了自己的短处,从而给自己及“群狼”包围中的中国队留下了后患。借用李敖先生的一个比喻,那就是林丹的睾丸被李矛捏住了,今后每遇李矛率弟子迎战,林都可能遭到李的捏动,并在关键球时因痛而失控,进而丧失大好局面——就像这回在林的惊艳开局、暗然收场一样。
以林丹的实力,大可不必太过计较裁判。太过计较裁判本身,就让对手及教练看出你心虚。以中国队的整体实力,大可不必太过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太过计较本身也是把睾丸暴露给敌手。以中国自己大量引进外国教练包括著名的韩国曲棍球教练,就尤其不该在输给“海外兵团”或他们的弟子后,把事情往“爱国”或“卖国”上扯。
从李矛当时的行为,以及事后的解释看,他之所以用言语去剌激林丹,完全出于对林丹的了解,当然更是服务于赢球的用意。这既或许可以被解释为“胜之不武”,但绝对不可解释为不合法。至少也算是羽球比赛中的“潜规则”罢,跟绿茵场上的种种裁判难逮的假摔性质一样。用这样的行为去胜球,在一个实力稍逊中国队、又十分想赢中国队的教练那里,也算是合乎情理。
再有,教练乃当事国所聘,上人家的岗,敬人家的业,端人家的碗,拿人家的钱,岂有不卖力的?何况比赛恰好又在东家举办。若换在今年的北京奥运会,井民打死也不相信李矛会像今日那么拉风。
从林丹当时的行为,以及客观的效果论,此风波的最大输家便是他,其次是中国队。不管赛场情况怎样,也不管裁判当时的判罚如何,依大家共同承认和遵守的游戏规则论,十之八九的舆论都不会倒向林丹一边。事实上即使在中国,媒情也多数是“理解”但“不赞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林丹此次真的是输球又输人。
还在气头上的林丹,请想想足球世界杯上的齐达内,在马特拉齐一再用语言羞辱他、他家人和他的种族后,终于情绪失控,一头撞向马特拉齐的胸。就这一撞,正中马特拉齐的下怀:法国丧失了冠军,齐达内丢掉了美誉。事后,马特拉齐也承认实在看不住这位足球先生,只好拿语言去剌激他失控,不想竟达到了目的。仍用上述李敖先生的比喻,齐达内的睾丸被马特拉齐捏住了。
伟大的球员不仅球技高超,且更当心理素质超好。而心理素质超好,一个重要指标便是,不要让睾丸被人捏住。
前一篇:孤独的人类很想找个伴
后一篇:时辰到了,倦鸟要归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