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苏格拉底集结号欺骗杂谈 |
分类: 影评博文 |
一骗:团长骗谷子地,谷子地受骗
团长为保全全团主力,欺骗谷子地及手下47人道,拼死拖住敌军,直到集结号响起。谷子地深信不疑,忠实执行该欺骗令。哪晓得那号压根儿就没吹,46兄弟全部战死,谷子地成为伤痕累累的孤家寡人。
由于战争中有时想保全部,往往会一个都保不住。因此,从牺牲部分保全集体、牺牲局部保全全局、牺牲少数保全多数的角度,团长对谷子地的欺骗,用意是善良的,动机是高尚的。
由于事实上必须在受骗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忠实坚守,因此执行那项欺骗任务,就不是随便哪个部下都能胜任的。因此,团长把“被骗坚守”的重任交给了哥们和心腹谷子地及手下。相应地,那些个战斗力较弱、忠诚度较低、知解度不高的队伍,反倒不会受到此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团长的欺骗对谷子地来说,算计是残酷的,甚至是不公的。酷似鞭打快牛,胜似鞭打快牛。
必然具备这样一个问题:即使出于高尚的目的,谁最该去承担最大的牺牲?通过欺骗予以某人以最大的牺牲权,是一种最大的相信,还是最大的不信?
由于团长本人也在随后的战火中牺牲,其曾经的欺骗在得以苟活的谷子地面前,只是遭到一阵短暂的抱怨与咒骂,便得到原谅,从而再增一层的悲剧色彩。面对团长的墓碑,人们不禁替谷子地思索,在那样的特殊环境中,欺骗朋友和部下是正义的么?正义的欺骗还是欺骗么?哥们儿之间不把必死的结局如实相告,这是善良和友好的行为么?
二骗:排长骗谷子地,谷子地没受骗
于极端惨烈的战火中,排长最先意识所谓“集结号”,原来是子虚乌有。出于“留下几个”的善良愿望,更出于通常的正义动机,他向谷子地声称,集结号吹响了,自己听到了。谷子地虽也曾一度怀疑自己耳朵被震聋没听见,但一经确认集结号绝对还没有吹响后,做出了继续坚守的决定,并由此把除自己外的所有人推上了不归路。
从为大部队争得最大限度生还的目的计,谷子地的决定虽导致了兄弟们无一生还,但却达到了目标。因此他那没有相信排长的谎言,即没有受骗,是大部队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自己兄弟们成就悲壮的主要原因。
但是,谷子地一人的固执,一人的坚守,以及一人的认真,因他是46兄弟们的头儿,成为让兄弟们全都死去,自己却恰恰侥幸活下来的正确或错误决定。
正确或错误则要看对谁而言。说他是正确的决定,是因为这个决定带来了大部队的胜利,是牺牲小我保全了大我,牺牲局部保全了全局,牺牲部分保全了整体。说他是错误的决定,是因为这个决定导致兄弟们一个也没活下,倒让他自己活了下来,他的身上由此背负着巨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重荷。
由于事实上谷子地一人活下,而那些因他先被团长骗、后又没被排长骗而死去的兄弟们,永远地失去了理解和原谅他的机会,因此他的灵魂必将永远不得安宁,他的良心必将永远受到谴责。他后来那些生不如死的屈辱与境遇,可是命运的诅咒和报应?他经历似乎在启发人们思索,一个人当糊涂时不糊涂,与他当聪明时不聪明,可是同一类型的错误?再有,一个固执的人,客观上让别人死了自己却活着,这个人还有道德发言权么?
比如,那位欺骗会吹响集结号的团长,由于自己也化作了一座墓碑,因此也就获得了谷子地和观众的道德豁免。而谷子地却因为还活着,反倒有道德重负。因此,他活得很累,活得很缺生气,活得跟坟墓里的战友很相通,与外面的各色人等很隔膜。
三骗:谷子地骗死去的战友,战友……
所有的真相都大白以后,谷子地向昔日的战友行骗,尽管非主观故意,但事实上是:向死人吹响集结号。可是,死人能听到号声么?再用它来召唤战友,往好里说,是心理安慰,情感告慰;往坏里说,是没说真话,在说假话。
在心理安慰的层面上,对死去的战友吹响集结号,只有对谷子地自己才有效。想用集结号告知死去的战友事实的真相,也只有对他自己才有用。死者长已矣,真相为何,真相有无,还重要么?
重要的还是:为了正当或崇高的目的,就可以欺骗自己人么?用欺骗让战友去死,而不是用欺骗让战友去活,是正义或善良的么?……
看《集结号》,脑袋里已有的道德界限,模糊了,混淆了,离间了,糊涂了。因此,看《集结号》,井民没流泪,而是在皱眉。
前一篇:谁把人变成不渴而饮的动物?
后一篇:上周要闻点睛:满眼是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