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另类科普 |
给人最直接的感觉,就是人的毛发或许也曾森林般茂密,然而却在不知什么时候、从哪里冲下一股强劲的水流,给冲得个大部不剩,只剩下如今这滑稽的几小撮,被头顶、眉骨、嘴唇等隆起处挡着,顽强地硬撑到今日,犹如山边坡地上那撮撮树叶与松毛。
然而刚想到此,就马上觉得此喻不妥:如果说头顶、眉骨和嘴唇因其高而挡住了下冲的毛发,那么腋下、裆下又为何能留住两撮毛发,并且是人体上仅次于头顶的丛林?而且腋下毛发基本是悬挂着,受重力的作用它们似乎恰该难以久留,可它们偏偏生根牢固,爱美女士还得用专门药物或手术才能将它们剔除。而那裆下的毛发,就更是留得没有道理。说它们是为了保卫人的生命之门,它那点点绵力恐怕根本不能胜任。说它们是为了掩盖住人的羞处,则事实上它们的存在更像是意在提醒。
想起自小读过的科普读物,印象中似乎头发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头皮。而头皮的存在,又是为了保护头脑。说什么正是头发的存在,让头皮大大减少灰尘的污染,大大减轻落物的击打,如此人最宝贵的头脑就在头发的保护下成天想东想西。曾长期以为此说很有道理,因而一向对剃头心存疑虑,担心头发的减少会让脑水也相应减少。直到后来发现那些比咱更聪明的头脑,上面顶着的头发恰好比咱还少,有的甚至是聪明“绝顶”。这才明白为何古人要说“贵人不顶重发”,咱这种头发基本完好的人,原来是贱人的象征。
也似乎是小时科普读物所教,说人之所以长两道眉毛,是为了挡住雨水和汗水,以免它们冲到心灵的卷帘门里,把人那两粒最宝贵的玻璃球盐渍。近些年汽车见得多了,突然发现眉毛跟汽车的雨刮器酷似,就心里暗笑,可是汽车者设计在抄袭人的眉毛?再见千家万户的窗户,上面大多有雨蓬,又想眉毛其实就是人的心灵窗户的雨蓬,心里再笑,雨蓬的设计者可也受到人的眉毛的启发?可是区区两小撇眉毛,又能挡住多大个水量?所以见一些运动员额头处往往扎根布条,很酷很美的样子,以为人家真是求美扮酷,后来才知也是为了阻挡汗水。哦,原来,那布条不过是眉毛的延长。犹如汽车不过是人的腿的延长,望远镜不过是人的眼睛的延长等。
忽然发现,原先那些解释即使正确,也是很成问题的。其中最大问题就是那个“为了……就”的逻辑。为了保护头脑,就需要长一丛茂密的头发;为了挡住雨水汗水,就需要长两道护堤似的眉毛;为了遮掩或提醒羞处的位置,就需要长一撮厚厚的阴毛……为了某种需要,就会长出相应的毛发,难道有个智慧的造物主在有意识地装点我们人的毛发?可是这岂不就涉嫌神创论么?岂不就涉嫌主张黑格尔说的“外在的目的性”么?岂不就混同于沃尔夫的“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整个世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的“目的论”么?那样的话,岂不动摇我们对自然进化和唯物论的信仰?
或许有人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论来解释,说由于人文明了,晓得穿衣蔽体了,原来用来保暖的浓密毛发就派不上用场了,于是就退出历史舞台了。然而此说也很成问题。一则先前说那腋下两撮毛,即通常所说“腋毛”存留至今,它们有什么用?爱美的女士们必欲剔之而后快,且真的是剔之以后很愉快,说明那玩意儿的存留已然是无用之废物。再说是那一撮厚厚的阴毛,留下做啥用?说用来挡风寒,它们躲在那儿根本起不了作用,上面是人身体上衣裤交接处,有着覆盖层次最多的遮蔽物,无须那几根没啥暖和感的硬毛的作用。除非人回到赤身裸体的时代,那地方的毛或许才会真的有点用。问题是人穿衣蔽体已成千上万年,那地方的无用之毛咋还那么顽固?
或许有人会用“基因”之类来解释,说什么此处有毛,彼处无毛,此处毛密,彼处毛稀,都是基因惹的祸。可这也无法使人井民释然。因为基因太细微,机理太神秘,无法给人实证,不能让人看清,因而说是这玩意儿把人的毛发弄得七零八落,井民打死也很难相信。再说此人与彼人,人的此处与彼处,毛发浓淡不同,稀疏迥异,基因又在里面搞的什么鬼?还有,基因为何在人的头顶、眉骨、嘴唇、腋下、私处等形成相对茂密的丛林,而在其它地方如腿、臂、胸等处却搞得几乎寸草不生?
想起早前看过的一部前苏联电影,好像叫《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上面有句话,大意叫做“一个小孩提出的问题,十个大人也回答不了”。井民就是那好奇的小孩,今提出这么个令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不知科学家大人们是否能予以回答。若得不到满意的回答,井民那原本坚持了几十年的进化论与唯物论,可能就有坚持不下去的危险。(本文被2006年12月8日新浪《锐论坛》置顶》)
前一篇:一位越南小帅哥正在等待盖棺论定
后一篇:李湘教授与一般教授的十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