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岷山主峰雪宝顶下,深山峡谷之中,藏有三座远近闻名的佛门古寺,寺名“黄龙”。相传夏禹治水时,一条黄龙为他负舟导江,后世为纪念这条为民建功的黄龙,便在此建寺纪念。
或许,当初建造古寺的人们无暇顾及身边那美丽的风光。否则,他们绝对可能避开这片人间瑶池,以避免因景色太美而使虔诚的香客分心。但我们还是要感谢这些工匠,正是他们引来了虔诚的香客,又由这些香客把更多的人带到这片梦幻般的山谷。
如今,无论是站“龙头”,还是站在“龙腰”,抑或站在“龙尾”,眼前那长达7.5公里,多达3400个的秀丽彩池,酷似长龙身上的道道鳞片。这些“鳞片”大小不一,有的大近一亩,有的小仅一个平方,有的水深数米,有的水浅仅三寸,而且形状各异,色彩缤纷,“黄龙”由此变成“彩龙”。
踏上蜿延的观光路,踩上世界唯一的钙化土栈道,游客的眼睛立刻不够用,感觉马上出现幻觉,脚底随即产生从未有过的舒适。3400多块彩池,哪一块都有是独一无二!如果说每一滴水珠都会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出独特的光芒,那么大自然神奇造化的那大小3400汪池水,该产生怎样的奇光异彩!游客不禁怀疑起此时的自己,到底是身在梦中,还是行在现实?尤其是那“脚感”无比舒爽的钙化土栈道,旱天不起尘,雨天不沾脚,鞋底似乎没有丝毫磨损,鞋面倒是愈走愈干净,就更强化了人们此时的梦幻感和虚幻感。
有人说,黄龙彩池是“人间瑶池”;有人赞,黄龙彩池是“世界奇观”。也对,也不对。对的是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处闻?也不对的是,所有这些夸赞在黄龙那3400个彩池面前,立即就显得那么的空洞和苍白。感觉,此时唯有个人的感觉,才会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黄龙,一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佳境。这种感觉是不可以言说的,他只可以靠个人的心灵去意会。
科学家告诉人们,黄龙奇观并不奇,它不过是喀斯特地貌中,由裂隙水导致的钙华沉积。只是这片地表钙华坡谷太过巨大,形成的蓄水池太过多样,折射出的色彩太过斑斓。科学的说法通常失之枯燥和干巴,唯独对黄龙来说恰恰道出它的珍贵。由此,我们才明白,为什么在诺大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只有黄龙和九寨两个景区,把“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保护区”、“绿色环球21”三项世界顶级桂冠尽揽怀中。
黄龙的底色主要是黄色。乳黄的底色,映衬出乳白的泉水,让人似乎能闻到一种分明不存在的熟悉香味。哦,原来那是都市人久违了的磨豆浆的香味。不是人们的鼻子出了问题,而是眼前这水太像那个我们熟悉的液体。当地真就流行着这样一种传说:黄龙之水是黄龙真人磨豆浆时溢出来的。听这么一说,再看那块块彩池中缓缓流动的水,尤其是看那正在钙化中的枯枝败叶,人们简直就要以为,那圆鼓鼓的钙化岩壁,就是那乡间磨房常见的滤豆浆布。
黄色又不是黄龙的全部。黄龙之水,赤、橙、黄、绿、青、蓝、紫皆备;有的似象牙,有的似玛瑙,有的似翡翠,有的似柠檬,也有的又似乎什么都不是;且池与池之间,有的以色相异,有的以色相近,有的以色相杂。人类所有那些描绘色彩的语言在此骤然失灵,一如人类那些分辨色彩的能力在此全部失效。人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唯有他的造化之功人们永远只能敬仰,不能拥有。
彩池也不是黄龙的全部。彩池、冰峰、峡谷、森林、古寺、藏羌文化,构成黄龙风景区的“六绝”,哪一绝都足以让人难忘终生。700平方公里的面积,3000米落差的自然风光,足够游人看个饱。尤其是那“洗身洞”能使不育妇女喜得贵子的传说,以及五彩池那“到底是盆景放大,还是世界缩小?”的疑惑,都将牢固地积淀为人们欲走不舍、来了还想再来的最充足的理由。
一位国籍美国的世界旅游官员是这样赞扬黄龙的:“这里有加拿大的晶莹洁白的雪地,美国科罗拉科多美丽的原始森林,怀俄明州的大峡谷,黄石公园的钙华彩池。这么多的美丽风景集于一地,真是世界罕见。黄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财富,而且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理智的美国学者对黄龙的赞誉为何如此慷慨,只有一个解释——黄龙之美,举世无双,跨越文化阻隔,洞穿爱美人心。(为四川卫视大型旅游风光片《蜀风》《蜀韵》《蜀情》而作,写于2003年8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