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并不是莽撞”

标签:
房产 |
分类: 八桂播报 |
“敢并不是莽撞”
——一位征地拆迁项目组长的心声
“征地拆迁也好,其他工作也好,都需要有‘敢’劲。”4月9日上午,赖定凡对到访的本报记者说,“但敢是不莽撞,它是一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的劲头,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
赖定凡是江南区政协副主席、江南堤路园项目组组长,负责白沙、亭子等村的回建安置工作。“授命”之初,他和他的队员们都感到这是一块“硬骨头”。因为,白沙村属于城乡混居,私搭乱建严重,征地问题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一直是征地拆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面对‘硬问题’不能退缩,我们采取‘软措施’‘以柔克刚’。”赖定凡告诉记者,他所带领的工作组深入白沙村后,敢于创新工作方法,连续作战,深入农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有些村民有情绪,甚至破口大骂,我们总是耐心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不与居民产生正面冲突。”
今年3月初,赖定凡身体不适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在病床上签定责任状的他,手术后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就回到回建安置工作第一线。有一天,他悄悄从病房出来到现场指挥工作时,看到一位村民正在田地里整理蔬菜。赖定凡卷起裤脚就“钻”进地里,给这位村民耐心详细地解释征地拆迁工作的政策。最后,用真情打动了这位村民,让他同意了政府提出的征地拆迁回建方案。
赖定凡的敢还表现在工作方法的创新。“征地拆迁回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敢于创新,敢于破除旧思维,敢于创立新思路,才能把工作做好。”他对记者说,他们在工作中建立了“四项制度”(每日工作例会制度、民情接待服务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工作情况制度、激励奖惩制度),实施“先摸底后行动、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征地拆迁工作。
实践证明,他们“敢”出了成果。他的工作组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突破白沙村前后长达6年的项目征地难题。“我们回建安置工作进度还是蛮大的,白沙村的回建地已经完成57亩的清表任务。”赖定凡说,“敢破敢立的工作思维,让我们对这项工作充满了信心。”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9年4月17日刊发于《南宁日报》“‘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典型报道”,见报时有所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