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来水引进更多的农家
马山县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里当瑶乡群众用上了自来水。陆波岸
摄
本报讯(记者陆波岸)记者昨天从马山县水利部门获悉,该县农村饮水工作重点正逐步由以解决饮水困难为主转向以工程技术、提高供水质量和标准、发展农村自来水为主,让更多的农村群众吃上安全水。
据介绍,马山县属于岩溶较为发育的大石山区县,大部分为石灰岩,岩溶发育,土层浅薄,渗透系数大,降雨大部分通过岩溶裂缝渗入地下,且地下水埋藏深,随季节不同水位变化幅度大,一些丘陵地区缺少河系,林木稀少,蒸发量大,降雨难以形成地表水,造成当地群众饮水困难。
长期以来,马山县通过引接自来水厂、建蓄水池、引用泉水、打井或抽地下溶潭水、挖大口井、建家庭水柜等多种方式重点解决当地群众饮水难和饮水安全问题。2005年至2008年,全县实施农村饮水工程85处,解决7.93万人口和2.9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用水条件。今年,该县为民办实事将实施30处农村人饮项目,解决3万人饮水难的问题。特别是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古寨、里当瑶族乡人饮工程,解决两个瑶族乡群众饮水难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位于马山县东部大石山区的古寨瑶族乡古棠村古郎屯,自从2000年实施地头水柜建设工程后,该屯共建有78座地头水柜,摆脱了饮水难问题,家家户户还用上了自来水。马山县百龙滩镇大球村委全六屯村民养鸡、种兰花,用的都是自来水。
马山县水利局局长零兴智说,该县目前正在加紧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重点项目是自治区下达的9处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计划总投资235.8万元。项目完成后,可解决农村429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水质将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60升,取水方便程度设计为满足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零局长告诉记者,“十一五”以来,马山县农村饮水工作重点已逐步由以解决饮水困难为主转向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即除了解决缺水村屯的人畜饮水困难,还要解决含重金属饮用水的问题以及因工业、生活废水污染而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村屯饮水问题。随着人饮困难的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快,广大农村地区对供水的水量、水质、水压、供水保证率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该县将通过工程技术,提供高水质量和标准,发展农村自来水;工作范围由以缺水地区为主,扩大到整个农村和城镇。
本文2009年4月16日刊发于《南宁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