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需要一根利益的安全带


在瞬息变换的市场风云中,农民朋友除了自己摸爬滚打之外,还期待政府方面能给他们一根“安全带”,确保他们的利益在风雨袭来时,不至于竹篮打水,两手空空。
目前,西乡塘区金陵镇陆平村“公司+基地+农户”的养鸡模式,给农民朋友开辟了一条增收好渠道。“养鸡赚钱谁都想,但养殖技术和销售门道不是谁都能很好掌握的。”陆平村流江坡村民陆祖流说,这种养鸡模式把农民最负担不起的市场风险给担当起来,农民不用为市场销路着想,放着胆子把鸡养好就可以赚到钱。
但这个模式还是让他们有所担忧。这个养鸡模式基本上是公司和养鸡户双方的约定关系。与流江坡的农民朋友结成这种约定关系的几家不同公司中,少部分公司不愿意和农民签订书面合同,只有口头协议。为了寻求一条增收之路,这里的农民朋友虽然接受这个“空口无凭”的协议,但心里一直感到不安:“公司为什么不愿意签合同,万一协议有变动,空口无凭,我们的利益怎么保障?”
农民朋友还说,就是有合同,他们也有很多的无奈。鸡苗和饲料的质量对养殖效果影响很大。按照合同,鸡苗和饲料是公司方提供的,有时候公司方提供的鸡苗和饲料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导致饲养周期过长,利润不高,但他们还得被动接受,没有其他选择。虽然合同说技术方面由公司负责,有时候鸡生病,公司处理不及时,损失还是农民由自己承担。“有时候,按合同的规定我们应该得到一些补偿,但公司不给,我们也没有办法。”
陆祖流说,他们在依赖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还希望政府部门能更多地介入这种经营模式,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的联结机制,给农民系上一条利益“安全带”,让他们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波岸)
本文2008年6月13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