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购金银花烘干机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寨村弄洛屯农民,正在热切期盼市场出现一种电子化或者机械化的金银花烘干机,帮助他们突破金银花生产的瓶颈。
目前,以金银花作为家庭经济收入重要来源的弄洛屯及附近村屯农民,收获金银花后,依然按照传统的办法,家家户户筑起专门烘干金银花的炉灶,拾来柴火,小批量分次文火烤烘生花直至干燥。
村民蒙秀吉对记者说,鲜金银花不能长时间保留,必须当天采摘当天完成烘干,否则鲜花会烂掉,就是不烂花色也不好,影响品质。但是,按照现在这种传统烘烤金银花的办法,工作量大,费时耗力,一个家庭一天只能烘烤几十公斤鲜花。“有时候,要工作到深夜才能完成一天采摘量的烘干。”
弄洛屯金银花种植超过500亩,中上水平规模种植金银花的家庭年收获鲜花超过1500公斤。很多农民家庭由于无法应对工作量大的鲜花烘干,只能忍痛把鲜花卖掉。
“卖鲜花只得小钱,烘干了再卖才赚大钱。”蒙秀吉说,她刚刚发展金银花种植,今年收获鲜花165公斤。自己只能烘干65公斤,被迫卖掉100公斤。这些因为没能力烘干加工而带来的损失,让她感到惋惜和痛心。
弄洛屯村民说,他们对各类农机市场早有留意,但目前还没有发现能用于烘干金银花的机器。“你帮我们打听一下,哪里有这样的机器,多少钱我们都愿意买。”送走记者,他们再次叮嘱。
作为我国金银花重要产地之一,马山县今年将扩种金银花3000亩,使金银花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目前,这个县绝大部分农民都是采取传统的烘干办法加工金银花。他们热切期盼的金银花烘干机,在这里将有一个不小的市场。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8年6月6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