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惊涛拍岸gx
惊涛拍岸gx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065
  • 关注人气: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区:全力做大生猪养殖业

(2007-09-17 16:21:11)
标签:

社会/纪实

分类: 八桂播报
 

江南区:全力做大生猪养殖业

 

江南区:全力做大生猪养殖业

 

江南区:全力做大生猪养殖业

 

江南区生猪养殖户是清理猪栏。(陆波岸 摄)

 

  8月15日,江南区渔牧兽医局在延安镇政府大院内举办能繁母猪补贴核发现场会。活动中,该镇32户母猪饲养户存栏母猪共107头,领取补贴5350元。


  近日,记者在江南区采访时了解到,该城正在通过诸如核发养猪补贴等措施,积极贯彻落实有关发展生猪生产,提高肉猪存栏量,稳定市场供需平衡的政策,并取得初步效果。


  更喜人的是,该城区还将依托基础条件、区域优势和市场前景,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方式,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坡建立5个无公害生猪养殖公社,实现公司全部负责猪苗的购进、养殖、防疫、回收等一条龙服务,农户只出让土地,增加疫病抵御能力,降低养殖风险,有固定收入的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

 

积极应对

 

  今年早些时候,江南区的生猪养殖产业,和全国各地一样由于高热病的原因,遭遇不小的创伤。不少生猪养殖大户虽然没有和这场热病风潮正面遭遇,但都闻风而避开,赶紧处理掉自己存栏的生猪,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其结果,江南区的生猪养殖产业和其他地方一样,遭遇了重创。这可以从官方统计的数据和统计结果的表述里得到证明:生猪生产与去年同比明显下降、各镇的屠宰量明显下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生猪养殖产业及其延伸的产业链条,直接关系老百姓“菜篮子”问题,关系到老百姓一日三餐的问题。面对“下降”、“上涨”甚至“紧张”这样的生猪养殖市场和肉食品供应市场行情,江南区党委、政府沉着应对,通过早部署、早安排以及大力宣传疫病防控知识、组织好生猪生产等措施,使得这个城区的生猪养殖产业“处乱而不惊”。


  据介绍,从5月份广西周边地区出现各种疫情以来,根据自治区、市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江南区非常重视,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进行布置,及时下发通知及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各镇(办)主管领导的会议,布置各镇(办)全面开展调查辖区内当前的生猪生产情况,剖析原因和存在困难,向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提出建议,采取有力的措施尽快恢复生猪生产。


  同时,该城区积极落实防控经费17万元,发动参控人员250人,免疫注射3.60万头生猪,免疫率99.5%。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展猪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养殖户防控知识水平和意识,发放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宣传资料共3000份,引导农户转变生产模式,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疫病发生。

 

全力扶持

 

  辖区生猪疫病得到有效防控之后,江南区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生猪养殖产业,让这个受伤的产业走上全面复兴之路。


  江南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切实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保护和提高城区能繁母猪生产能力,调动城区农民养殖母猪的积极性,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为此,该城区组织大量人员,深入各村、屯进行调查统计。8月初,上级部门下拨补贴资金到位后,城区立即安排应配套的资金和未到位的资金,对每位获得补贴者进行公示,分别采取直接发放现金和“一折通”两种方式进行发放。在向农民兑付补贴的时候,城区还给每人发放了兑付通知书,里面简单扼要概括中央的有关补贴政策,并明确补贴头数,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补贴方式和联系方法等内容,使农民领到补贴的同时真正理解和支持国家的补贴政策。目前,该城区已全部发放能繁母猪补贴1661户,10184头,共发放补贴款50.92万元。该城区还积极引导和推行养殖户参加养殖母猪商业保险,做好城区的母猪保险工作,降低养殖风险,使养殖户觉得有保障,增加养殖信心,多养母猪,增加养殖总量,解决猪源紧张问题。


  同时,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对标准化规模养殖业的扶持政策,做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人员按照项目申报条件,需要建设的内容,从城区的规模养殖场(小区)中调选几个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养殖场,组织他们编报项目可行性报告。到目前为止,该城区共上报6个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申报金额达105万元。


  另外,该城区在加大扶持力度,发展规模化生产,号召养殖户加大填补栏的力度,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的同时,积极支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培植龙头企业,发展畜产品加工,保持市场均衡供应。


  据了解,该城区组建了生猪产业协会,通过“协会”这个平台,把养猪户组织起来,开展科技推广、技术服务、饲料供应、信息决策、市场营销等项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加强疫病防治工作。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强化对动物疫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完善生猪产业经营模式。按照“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带动生猪小区、商品猪基地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良种补贴、减免相关税费、加大信贷支持,对生产用地、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地、用水、用电政策等,加强宏观调控、信息指导服务,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增加能繁母猪存栏比例。

 

继续做大

 

  目前,江南区生猪养殖户养殖信心逐步增强,不少养殖户在努力寻找猪源,积极补栏。吴圩镇朱宏新养猪场千方百计主动去正大种猪场联系引进仔猪200多头补栏;那德周村甘增林养猪场也引进补栏仔猪300头,恢复生猪生产。


  据介绍,该城区在今后的生猪产业发展中,将依托基础条件、区域优势和市场前景,引进畜牧养殖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方式,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坡建立5个无公害生猪养殖公社(即,吴圩镇坛白那助坡、延安镇那齐么表坡、苏圩镇那海村那海坡、江西镇智信村蕾寨、江西镇同江村委5个点),形成规模优势,争创品牌优势。实现公司全部负责仔猪苗的购进、养殖、防疫、回收等一条龙服务,农户只出让土地,增加疫病抵御能力,降低养殖风险,有固定收入的养殖模式。


  同时,大力宣传国家关于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加强同上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联系,争取尽快使有关政策落实到位,引导养猪业由散养向养殖小区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发展,重点扶持养殖小区的建设。


  此外,维护市场秩序,抓好检验检疫,杜绝病害猪或肉在流通领域流通,阻断疫病的传播途径,严肃查处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积极指导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做好防疫管理,加强疫病防治技术培训,提高防治水平。要求养殖场建立免疫、卫生消毒、病死畜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

 

本报记者陆波岸 通讯员杜红林  陈忠


  本文2007年9月17日发表于《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