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宾阳制造”到“宾阳创造”

(2007-07-19 11:42:50)
分类: 八桂播报
 

从“宾阳制造”到“宾阳创造”
——解读“宾阳制造”崛起之路(三)

 

从“宾阳制造”到“宾阳创造”

 

宾阳企业在生产。(陆波岸摄)

 

  攻城容易守城难。


  “宾阳制造”声名在外,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之后,宾阳人没有做这座名声和经济利益双丰收“城池”无为的守护者,他们还要不断挖掘潜力,打造品牌,深怕“一觉醒来,蛋糕就不见了”。


  “宾阳制造”崛起之路越走越宽阔。目前,该县正进一步加大推进实施名牌战略,加快做强做大“宾阳制造”的步伐,争取实现“宾阳创造”质的腾飞,全面振兴桂中南百年商埠宾阳县的经济。

 

重新认识命题

 

  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宾阳人需要重新审视“宾阳制造”这一经济命题。


  什么是“宾阳制造”?广西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撰文认为:“宾阳制造”是宾阳县委、县政府为了打造民营经济强县提出来的一个品牌概念和形象概念,实质是一种在区域品牌基础上形成又超越区域品牌的经济发展模式。


  该课题组认为,“宾阳制造”包含了几层含义:在产业基础上。说明宾阳制造业特别是手工业的发达与活跃,体现了传统产业优势;在产品质量上,说明宾阳产品品牌意识的强化,代表着一种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与经济现象;在产业结构上,说明宾阳县在经济发展时注重实现资源的整合与规模上的优势;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说明宾阳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改变过去“小、单、散”的生产经营状况;在社会发展上,说明宾阳诚信经济、诚信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历经几年的打造,“宾阳制造”已不再是学术上的理论命题,而是一个实际经济发展领域一块效应日益凸显的品牌,这不仅仅体现在“宾阳制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据介绍,“宾阳制造”目前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品牌特点:体现传统产业优势。宾阳县传统手工业发达,素有手工业之乡的美称。早在秦、汉时期,宾阳就已有铁器生产,是广西生产小五金制品最早的地区之一,2004年获得“广西小五金之乡”称号。目前,“宾阳制造”已由手工生产发展到半机械化或机械化,产品由简单到丰富,以质优价廉闻名区内外;
形成一种集群制造模式。小商品专业村是宾阳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形成了30多个“宾阳制造”优势行业,包括轧钢、皮革、竹藤编织、五金、农机配件、毛刷、瓷器、纸品、成衣行等,产品700多种,从业人数20多万人,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宾阳制造”与宾阳经济社会互动发展密切。通过各种展销会、交易会等商贸活动,搭起宾阳与区内外客户间的联系与合作平台,吸引和聚集区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宾阳制造”建设,进而提高了“宾阳制造”产业质量档次,提升传统“宾阳制造”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宾阳县委书记施汉飞说,从“质量冬眠”中苏醒的宾阳县,依靠“宾阳制造”品牌及其产生的经济效应,已经一跃成为八桂大地引人瞩目的质量之县,并正在向民营经济强县快步迈进。

 

蓄意新的突破

 

  “宾阳制造”不能再度进入新质量的“冬眠”,宾阳人正在步步破解“宾阳制造”发展的瓶颈问题,蓄意新的腾飞。


    如何破解?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钟启泉认为,打造“宾阳制造”品牌,创建民营经济强县,要确立“名牌强县”、“规模扩张”、“集团发展”、“现代意识”四大战略理念。要依赖于各种战略资源,包括地理因素、自然资源、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历史因素以及外部战略环境。并把“宾阳制造”上升到“名牌强县”的战略高度来推进各项工作。


  钟启泉还认为,从宾阳现状来看,仅仅依靠宾阳实力是无法实现“宾阳制造”的使命的,还必须借助外力——国内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途径,实行“强强联合”,才可能做大做强“宾阳制造”,实现宾阳县域经济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宾阳制造’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产品品种多,规模小,缺乏拉动整个市场的龙头企业。二是市场销售人才缺乏,很多企业往往只注重生产,而不注重销售,没有一个系统有效的销售网络。”施汉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施汉飞告诉记者,企业是创牌的主体,是实施名牌工程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宾阳县在鼓励传统产业做强做大的同时,将通过改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争取引进一批大产业、龙头产业落户宾阳,拉动当地产业,改变“宾阳制造”当前名牌产品少、技术含量低、高科技产品少、现有名牌产品缺乏国内国际竞争力等状况。同时,培育销售网络,扩大“宾阳制造”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融资瓶颈是妨碍‘宾阳制造’实现新突破的因素之一。我们现在成立了昆仑公司,就是要解决融资难问题,提高企业的融资质量,帮助企业技改、扩建和扩大再生产。”施汉飞说,这些措施是当前宾阳县以质量为根本,创响“宾阳制造”品牌,建设民营经济强县要走的重要一步。


  “宾阳制造”距离“宾阳创造”还有多远,宾阳县如何实现这一喜人的跨越?


  施汉飞接过记者的问题说,宾阳县目前要做的就是做强做大“宾阳制造”品牌。他认为,“宾阳创造”与“宾阳制造”虽是一字之差,内涵却有本质的区别。“制造”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制造业基础是没有办法创造的。创造需要产业集群发展的突破、基础产业发展的突破、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产业技术提升的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的突破。就宾阳目前来说,这些条件还不完全具备,“所以,我们现在还不提‘宾阳创造’”。


  但宾阳人没有因为这段距离而放弃追求。施汉飞告诉记者,宾阳县坚定不移地实施名牌战略,继续深化质量兴县活动,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建设“诚信宾阳”。同时,通过举办经贸“两会”和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把“宾阳制造”产品更多、更好地推向市场,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强县战略。


  “只要我们马不停蹄地努力,实现‘宾阳制造’到‘宾阳创造’的飞跃,并不遥远。”施汉飞说。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7年7月17日发表于《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